大通证券:当前人民币不存在大幅升值基础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显著下降,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从今年1-5月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很可能会

        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2009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已经显著下降,今年以来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从今年1-5月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顺差占GDP的比重很可能会降到2%左右。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稳定。

  今年底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升值3%。出口恢复状况较为理想,为人民币升值提供了空间。5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8.5%,贸易顺差再度达到200亿美元的水平。虽然一个月的数据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但这几乎表明,中国的出口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较小,促使出口企业加快进行产业升级与转型。一旦人民币急剧升值,中国的出口势必受到打击。升值能缓解输入性通胀,从而减轻升息压力。

  一旦人民币急剧升值,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也可能缩水。4月份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到9002亿美元,较上月增持50亿美元。这是中国连续第二个月增持美国国债,也是中国自去年11月以来持有美国国债总额首次突破9000亿大关。自2009年4月以来的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共经历了五次减持、六次增持,还有一次持平。其中,2009年8月中国一年来首次减持了34亿美元美国国债。此后,从2009年11月开始到2010年2月,中国连续4个月减持美国国债,特别是2009年12月减持了幅度最大的342亿美元,使得保持了半年的9千亿以上的持有量首次降至9千亿以下。尽管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时有增减,但持有总量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在近几个月,诸如欧洲债务危机的加剧,使投资者转而选择相对更为安全的美国国债及票据作为避险投资。一年之内,中国持有美国国债增加了1367亿美元,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指出,中国对外汇储备的要求首先是安全,其次是流动,第三是保值增值。

  中国今年年初增加了日本国债购买量,表明中国正努力实现巨额外汇储备的多样化。日本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中国共购买了价值5410亿日元的日本国债。4月份中国购买日本国债为1978亿日元,仅次于英国,成为海外第二大投资日本国债的国家,而5月份以后中国倾向于购买中长期日本国债。

  未来我国相关经济政策和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总体稳定,给企业稳定的预期。汇率变动对实际产出的影响是相当滞后的,要注意吸取日本的教训,1985年到1995年,日元升值了接近三倍,五六年后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使日本经历了10年的滞胀期。

  美国的贸易逆差、财政赤字仍在高位,美元将步入中长期贬值通道。美国政府通过美元贬值来获得真实收益--经常账户的改善以及真实债务的降低。从长期趋势来看,人民币汇率走势由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两个因素决定。我国经济增速远远高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通货膨胀率未来将保持低位,因此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