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可能顺应美国意愿
不出所料,美国财政部在堪称史上拖延最久的关于主要贸易伙伴国汇率半年度报告中,果然未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
路透社文章认为,此份报告出炉后,在华府正准备迎接11月的国会期中选举前,相信大部分美国议员不会贸然启动立法程序,以出台针对中国的贸易制裁,令双方都有时间和空间,通过蹉商、沟通、退让等更有智慧的手段,达成更有利于双方的经济发展模式。
然而尽管美国决定不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但美国财政部的视线将重点转向人民币未来升值的问题。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在一份声明中说,目前重要的是人民币将以多大幅度以及多快的速度升值。美国财政部在报告中称,人民币依然被低估。
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再次拒绝将中国认定为汇率操纵国的决定,仍然招致国会两党多名议员的批评。美国广播公司(ABC)报导说,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共和党参议员格拉斯利说,财政部的决定与事实并不相符。对中国货币政策一直持强硬态度的来自纽约的国会参议员舒默称这份报告“既令人失望也不令人惊讶。”他表示会寻求立法对中国的货币政策进行惩罚。
不过美国保守智囊机构传统基金会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员史剑道认为,舒默等参议员可能只能等到10月份财政部递交下一期货币政策报告以后才会采取行动。
但是无论如何,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的确越来越大。《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上周六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出口增长强劲,中国6月份贸易顺差意外扩大至200.2亿美元,这可能会令中国政府在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问题上面临更大的国际政治压力。
此前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明曾表示,如果中国不能满足美国提出的人民币升值幅度,美国仍可能威胁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
国际金融服务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表示,施压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政客构筑的一种渴望,那就是依靠人民币升值解决美国所有重大经济问题。然而,人民币汇率变化不可能顺应美国意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此前也曾指出,中国并未刻意追求中美贸易顺差,而且将坚决反对任何将人民币问题政治化的做法。
其实中国央行在重启汇改的声明中就已经指出,“当前我国进出口渐趋平衡,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当前人民币汇率不存在大幅波动和变化的基础。”与之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和专家表示,人民币短期内不可能大幅升值。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上周六称,他认为今年下半年人民币没有理由大幅升值。
此间有分析认为,北京方面将不会进一步妥协,美国议员再施加新的压力可能事与愿违。中国所能做的就是展示友好、合作的态度以及随经济和市场状况调整的意愿。
何世红认为,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机制,相互依存,而不应该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在世界经济复苏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货币维持币值稳定有助于全球经济走出危机。
中国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教授王湘穗表示,此次美国未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是非常务实的态度。显示中美两国做为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牵引力,相互协商、相互退让、相互合作的态度。
因此,中国也给予积极回应。中国外管局日前公开表示,美国国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市场容量,交易成本较低。长期以来,都是国际投资者的重要投资对象,世界很多中央银行都持有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市场对中国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市场。
另据报道,今年二季度中国的外汇储备仅增长71亿美元,至2.454万亿美元,增幅相对较低——相比之下,外汇储备去年全年增长了4530亿美元。
分析认为,外汇储备相对较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所持欧元资产的美元价值大幅下降。不过,经济学家们表示,它可能也反映出,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消退,中国在二季度出现了显著的资本外流。
中国央行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金融机构6月新增外汇占款仅1171亿元人民币,延续上个月的下滑势头。尽管当月中国重启汇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升势,但该数据显示“热钱”对赌升值已兴趣索然。
业内人士指出,外汇占款的连续下滑,将为中国央行实施更为独立的货币政策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