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协议月内修订 企业在港兑换人民币不设上限
港媒昨日引述消息人士言论表示,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敲定于下周一(19日)签署修订《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下称《清算协议》)。新协议将容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设人民币账户,让银行、证券及基金公司可开发及销售人民币产品。消息透露,最重大的突破是,企业在香港兑换人民币不设上限,以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池的规模,料有助本港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业务。
对此,香港金管局新闻发言人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金管局一直争取在7月内完成清算协议的修订,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但尚不知道具体的签署时间。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自己倾向于将此视作人民币国际化向前推进中的一步。其认为,尽管在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上,香港是个最好的平台。但放开的风险无疑仍是中央的顾虑。
月内修订《清算协议》
港媒昨日引述消息人士称,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于下周一(19日)签署修订《清算协议》,并将放宽企业在香港兑换人民币不设上限,以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池的规模。报道引述消息透露,此次协议最重大的突破是,企业在香港兑换人民币不设上限,以增加境外人民币资金池的规模,预计有助于香港进一步发展人民币业务。但对于个人每日兑换2万元人民币的上限,此次则没有给予放宽。
但消息人士也强调,银行不会有无限的人民币资金在手,今后主要的人民币资金来源,会是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后的客户,把手上人民币卖给银行,因此实际上企业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兑换大量人民币,而有关资金实际上是通过经常账的渠道,从境内流出至境外使用。报道并指,人行副行长胡晓炼将到香港出席签署仪式。
金管局上月已表示,计划本月完成修订《清算协议》,删除对个人人民币账户资金跨银行转账的限制,以及容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设人民币账户,以让市场推出人民币金融和理财产品,包括保险、股票、基金等。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长陈家强上月表示,这项修订将消除一直局限香港发展人民币投资产品的障碍。在陈家强看来,只有容许人民币回流内地,在海外累积的人民币才有存在价值及需求,否则境外人民币永远只停留在贸易支付层面,无法畅顺流通。陈家强认为,上述回流机制,可透过发展人民币投资产品,让港人投资内地资产,以及容许港商将境外发债所筹集的人民币,直接投资内地。
香港金管局新闻发言人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金管局一直争取在7月内完成《清算协议》的修订,目前正在积极进行,但尚不知道具体的签署时间。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将扩大
港媒普遍认为,本次《清算协议》的修订,对于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市场中心大有裨益。记者注意到,伴随着本港人民币的不断增加,人民币金融产品在香港的需求开始不断扩大。据记者了解,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推出一年来,在港人民币贸易结算的需求有着显著上升。陈德霖透露,人民币存款近几月持续增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也由过去每月几亿元,在今年3、4月份增加到每月二三十亿,而五月份初步数据更增至72亿元,反映出试点计划在得到更广泛认识及理顺配套安排后,业务量大幅增加。
人民币贸易结算支付额的快速上涨,意味着沉淀在香港人民币存量亦快速膨胀,此部分离岸人民币的投资需求随之成为在港金融机构看重的市场需求。不过受制于《清算协议》中对个人人民币账户和跨行资金调拨等方面的约束,香港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迟迟难以形成规模。
而与此形成鲜明反差的情况是,今年二月份中央政府批准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债券受到各方投资者的热捧。“自从今年2月份中国政府批准内地银行及企业可以在香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之后,人民币债券就在香港受到热捧,投资者希望接触更多以人民币计价的产品,这导致了香港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的逐月攀升。”上海师范大学现代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表示。
陈德霖近日亦对媒体表示,本次修订《清算协议》对香港发展人民币业务中心有利。“贸易结算不是'独门生意’,重点是从贸易的支付结算产生人民币资金流动,香港则希望在这种流动中得到人民币沉淀,制造出更多金融产品,让金融中心成型”,如果这一情况出现,则人民币在全球结算额越大,对香港越有好处。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亦对记者表示,香港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将是最好的平台,不过他认为主要的顾虑仍然是开放的风险,资金流的来往是怎样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研究清楚,但人民币结算、人民币贸易结算等显示,现在已经在小步地放开了。
而此前在某论坛上,宋敏曾表示,深圳联手香港共同打造“全球性金融中心”,尽管实力的确会增强,两者的合作既可以扩展国际市场的力量,也为服务内地市场增加渠道,但也有隐忧,香港已经是一个完全国际化的市场,资金流的进出没有多少阻力,如果深圳在和香港的合作中缺少警惕,很有可能成为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口子,使得国际热钱以合法的形式冲击我国的经济安全。
香港舆论还认为,在香港形成一个完备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将在短期内降低热钱不断流入内地的冲击。“无论是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拓展还是人民币产品的推出,都将不断丰富香港交易市场的金融产品的种类,这不但将吸引全球市场的离岸人民币进入,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国际资本对内地金融体系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