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树春: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向“中国创造”转型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周树春15日在“中国创造与全球制造业复苏高端研讨会”上表示,以核心科技武装的“中国创造”既是“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从
  新华社副社长、常务副总编辑周树春15日在“中国创造与全球制造业复苏高端研讨会”上表示,以核心科技武装的“中国创造”既是“中国制造”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赢得优势、赢得胜利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为制造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周树春指出,中国制造业过去30年发展所形成的低端制造、低成本竞争、低价出口的模式难以为继,“中国制造”迫切需要向“中国创造”转型,向全球制造业产业链高端转移,否则中国经济就无法获得新的驱动能量,也必将失去业已确立的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

  周树春称,如果把目前的全球经济形势叠加在这样一个发展目标之上,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巨大、十分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各经济体对二次探底的担心。最近的美国、欧洲和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显示,相对于今年上半年以来的经济快速扩张趋势,全球经济复苏的动能有所减弱。一方面政策刺激作用难以持续放大,增量效应消失后,经济体系能否实现制度性增长还是一个很大的问号;另一方面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这种形势必然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压力。其次,为实现自身经济复苏,各经济体普遍更加重视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美英等国提出了“再工业化”的口号,另一方面来自印度、越南等新兴市场的竞争趋于剧烈。中国传统工业的优势正在减弱,在后工业化背景下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新一轮调整。

  如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及时找到应对路径,不仅站稳脚跟,而且再上台阶,成为中国制造业迫切需要解答的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