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掀加息潮,中国应防通胀
中国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其中GDP半年同比增长为11.1%,CPI同比升幅则为2.9%.正当中国目前正在争论应否推出另一轮经济刺激措施,以及人民银行应否加息之际,上述两项数据都"恰到好处",有助暂时结束争论,因为双位数的GDP增长,试问还有什麽需要再出台刺激经济措施.而低于3%警戒线的CPI升幅,反映通胀尚在可控范围,央行自然可静观其变,毋须行动.中国领导层目前正在密集研判当前的经济大局,重要举措不宜在这个时候面世,宏观数字也出奇地配合得天衣无缝,中国的统计数据,真是"信不信由你".
为期两年的4万亿元人民币刺激经济计划,到今年11月就告届满,这项计划原为中国政府应对2008金融海啸而制订,结果成效立竿见影,中国经济在各个环节都出现蓬勃兴旺的现象,然而後遗症也随之而至,一些领域产能过剩、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冒出泡沫,令中国政府在今年初开始逐步收紧,但措施仍仅限于调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信贷等行政措施,对影响面较广的加息则迟迟不作决定,因为加息的冲击力度大,一旦令经济活动收缩过猛,反而会产生反效果,这显然不是领导人所愿见的.
泰国央行在周二宣布把基准利率上调25基点,也是2008金融海啸以来首次加息,银行界预期,泰国央行将会持续加息,到年底时泰国的利率应会升至两厘的水平.在此之前,马来西亚、台湾、印度、越南等国都已先後宣布加息,反映出亚洲区内增长速度独领风骚,而新加坡在周三公布上半年GDP增幅达到破纪录的18.1%,比中国的成绩更加骄人,亚洲区成为热钱云集之地,相信会令区内央行的加息步伐无法停止.热钱流入,有助经济兴旺繁荣,但也为各国带来连串宏观政策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作为亚洲区的龙头,又何须担心经济会收缩.人民银行的首要目标,看来应该还是以降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