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数据符合预期 债市暂无忧虑
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GDP 增速回落在预期范围之内,也是宏观调控希望看到的结果。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内需和外需对经济增长动力在增强,协调性在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消费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速,进出口恢复较快。
整体来看GDP、工业增加值增速、消费增速、CPI 增速均低于市场预期,降低了市场对于政策紧缩的担忧,经济增速的放缓继续对债市的基本面构成支撑。但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矛盾困扰着决策者,我们认为货币政策对于信贷的调控不可能再度明显放松,因为那将使得我国的宏观调控再回到2009 年的老路上去。而近期的银信合作暂停和3 年央票的大规模发行都表明了鲜明的态度。即不希望变相的放开信贷闸口,货币政策适度回笼和对冲到期公开市场操作量应该是下半年的主基调,也不排除CPI 冲高月份存款利率上行的可能。
未来3 年央票再度被交易盘大幅追低,必要的支撑在于央行限制一级市场3 年央票供应,甚至暂停3 年央票发行。但我们认为这两种可能性都不大,3 年央票有望进入量缩价稳阶段。随着对3 年央票炒作热情趋于减淡,其他券种所催生的交易动能也将随之衰减。虽然基本面继续维持弱势,但如果没有更低于预期的现实数据加以印证,则可能无法刺激利率再度创出新低,若现实数据好于预期,则对债券市场而言恐怕是利好出尽,趋势被扭转。除了基本面的好于预期,另外有可能扭转债市行情的因素还包括:一、CPI 重拾升势,多重因素累加可能触发市场关于央行价格手段运用的预期,最先表现有可能是一年央票发行利率顺势上行;二,房地产调控无疾而终,催生股市反弹经济再度泡沫化的幻想。短期内,债券收益率将在低位震荡整理,跟随一级市场新债定价进行修正,交易性机会可能出现在一级市场发行前后以及关键数据公布前夕,但波段空间可能已经不大,关注投机风险。
在信用产品方面,我们认为超短期信用产品的比较价值要大于同期限利率产品,而短融“新券”比较价值的体现则要看超短期信用产品未来的走势,目前位置介入仍然是安全的。又由于高等级信用产品对于未来的收益率降幅起到决定作用,所以我们认为超级AAA 等级产品应该是未来最先获利。中期票据方面,未来3 年左右信用产品的做多空间并不大,投资者要关注未来流动性趋紧后,该期限段利率上行的风险。而5 年段产品,由于投资盘所占的比例较大,当收益率出现上行之时,刚性需求对于产品的支撑力量不可忽视。所以较长期限的信用产品仍然可以介入,但这也仅是从风险的角度来判断的,至于未来的做多空间,暂时还很难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