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马公司:艰难的人民币结算
作为上海纺织业数一数二的外贸公司,飞马公司是2009年第一批试点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的企业。飞马公司很欢迎用人民币结算,因为这样可以规避升值风险,减少中间汇兑环节,节省大量交易费用。一般情况下,兑换风险成本大概占贸易额的2%以上。此外,通过银行结汇,企业要给银行支付不菲的手续费,而如果用人民币直接进行结算,可以节省这块成本。
不过,人民币结算也不是企业想采用就可以采用的,也要看客户的配合程序。飞马公司目前只有15%的外贸业务使用人民币结算,交易方大多为香港客户,大部分业务还是用美元结算。“目前扩大不了人民币结算的推广面,欧美客户不接受人民币结算。”茅霞华介绍。
来自央行的数据也显示,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一年,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境外接受人民币结算的主要地区,在发生人民币实际收付的业务中,两地合计占比88%。
不过,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7月19日曾透露,2010年初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已经达到706亿元。以广东省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最多的中国银行广东分行为例,截至2010年6月底,已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超过70亿元,其产品涵盖汇款、托收、信用证、融资和NRA账户等多个品种。
人民币开始用于国际贸易结算,对于人民币的发展来说意义深远,这意味着人民币区域化乃至国际化的征程由此启动。虽是知易行难,到底也是零的突破。
中央大力推广人民币结算,在2009年上海、广东率先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6月22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境内地区扩至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一些出口企业对此兴趣并不高。这项业务的开展有一个约束条件——双方都要有人民币。但是外方从中国市场进口,人民币在海外又没有离岸市场,海外客户手上如果没有足够多的人民币,做不了这项业务。
“推动有困难。”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杜绪告诉记者:“我们曾跟客户谈人民币结算,但客户不积极,国外还不太认可人民币结算,我们想推动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