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副行长谈汇率改革:汇率调整有助于缓解通胀压力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央行官网上撰文,谈论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胡晓炼指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看,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在央行官网上撰文,谈论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胡晓炼指出,从我国当前的现实看,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胡晓炼昨天表示,我国的货币政策需兼顾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大宏观经济目标,完善人民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增强汇率灵活性,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近年来,国际收支顺差持续增长和外汇的不断流入,直接导致人民银行以外汇占款的形式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有效性受到外汇占款较快增长的严峻挑战。虽然我国CPI基本稳定在较低水平,但广义价格水平,如PPI(生产者价格指数)、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都有较大幅度上涨,发行央票和调整存款准备金也加大了央行对冲成本。
胡晓炼指出,从我国当前现实看,实施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例如,在通胀压力高企时,人民币适度升值一点,进口的东西就相对便宜,汇率调整有助于缓解“输入型”通胀压力。
同时,灵活的汇率也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005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使得企业、商业银行等主动应对市场变化的灵活性和能力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夯实了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和市场基础。
记者另外获悉,国家信息中心昨日发布报告称,应坚持推进汇率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尽管当前人民币不存在大幅上涨的基础,但为保证进出口稳定运行,仍然需要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走势,要紧密注意国际游资动向。
业内人士分析,这是继央行重启汇改之后,中央对市场“误读”的一种纠正。
实际上,在重启汇改的一个月中,人民币汇率有升有降,双向浮动的特点十分明显,汇改重启之初市场对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的预期,已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