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称人民币仍被大幅低估 赞中国应对危机举措得当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人员昨日表示,中国的人民币仍然被“大幅”低估,但IMF执行董事会对此意见分歧。     &nbsp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人员昨日表示,中国的人民币仍然被“大幅”低估,但IMF执行董事会对此意见分歧。

        IMF执行董事会的24名成员意见不一,将减弱要求中国进一步升值人民币的压力。

        “人民币仍大幅低于与当前基本面因素相符的水平,”IMF中国事务主管奈杰尔·乔克在谈到该组织与中国结束年度磋商时表示。

      “数名执行董事同意人民币汇率低估。不过,另有几名执行董事不同意本组织人员对汇率水平的评估,指出这是基于对经常账户盈余的不确定预测。”他们表示。

         6月中旬,中国宣布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但自那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仅上升0.8%,昨日为1美元兑6.78元人民币。

        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抱怨,中国为了增加出口而压低人民币汇率。以参议员查尔斯·舒默为首的一群美国议员一直在推动一项法案,该法案将允许美国政府对人为压低汇率的国家开征关税。

        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次长莱尔·布雷纳德本周重申了奥巴马政府有关人民币低估的观点。她表示,美国正在注视人民币汇率变动的速度有多快。

        IMF执行董事会“赞赏中国对全球经济危机作出了主动而果断的政策回应”,并表示“预期增长将继续保持稳健,而通胀前景看上去良好”。

       IMF预测,中国经济今年将增长10.5%,而经常账户盈余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5%。该组织称:“目前的政策挑战是把握退出财政刺激和信贷扩张的速度与顺序,同时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大私人消费比重方面取得进一步进展。”

        IMF建议中国在2010年保持经济刺激,但在2011年逐步取消此类刺激。该组织敦促中国继续推动金融体系自由化,考虑开征房地产税,并继续改善医疗和养老金覆盖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