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汇改文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既定政策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3时13分报道,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最近连发四篇文章谈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谈及汇改过程中的着重点及种种问题,亦为国际社会亮明中国的态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
过去两周来,胡晓炼副行长连发关于人民币汇率的四篇文章。
胡晓炼的第一篇文章题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文章指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是继续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重大举措,更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符合中国长远和根本的利益,应当继续坚持。
第二篇文章《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文中指出,我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第一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发挥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第二,根据经常项目主要是贸易平衡状况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发挥“有管理”的优势;第三,从一篮子货币的角度看汇率,不片面地关注人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
第三篇文章《汇率体制改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胡晓炼表示,对于中央银行而言,首要的责任是币值的稳定,防止产生高通胀风险。货币政策是管理通胀的最重要和最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应不断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确保实现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的目标。
第四篇文章《生产要素价格调整与汇率机制改革的配合关系》这篇文章中胡晓炼列举了近期允许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的益处,汇率机制改革和生产要素价格调整可并行不悖,人民币走强能帮助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并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有专家认为,汇改进程不是一个升值的进程,而是人民币市场化,更加富有弹性的进程。这个趋势肯定是一个长期趋势。但是如果中国贸易出现逆差,人民币汇率会不会存在一个向下走的趋势,也有可能的。因为毕竟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这一篮子货币的币值也是有波动的,加上中国的贸易顺差出现变化,这都是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人民币汇改的最终目标一定是朝着一个更富有弹性的,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去改变的,而不是闷着头一直在升的趋势。
6月19日以来只是重新启动了这一进程。原来应对经济危机期间,其实一直是坚持着一个市场化的方向。只不过是在规定的波动区间之内,修改了波幅而已。今后会继续强化人民币汇改。这点应该是大家坚持的,对中国也是最有利的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