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需是下半年最大不确定因素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既然判断经济运行短期内不会发生趋势性改变,则对股市趋势及运行格局的判断也应在此基础上做出。2319点以来的上涨,我们认为是修复性质的上涨,是对货币停止收紧、经济不会快速下滑的正常反应。在此趋势变化下,
  既然判断经济运行短期内不会发生趋势性改变,则对股市趋势及运行格局的判断也应在此基础上做出。2319点以来的上涨,我们认为是修复性质的上涨,是对货币停止收紧、经济不会快速下滑的正常反应。在此趋势变化下,股市格局表现为强周期板块领先,如地产、煤炭、有色金属等。

  但修复到目前的点位下,需要判断其处于修复期的哪个阶段,因为这决定了配置策略:如果是修复阶段的中期,那么仍可以继续持有地产、煤炭、有色等强周期品种;如果是修复阶段后期,则应当减持一部分强周期股票,适当买入可选消费品,如电子、信息等。

  我们此前判断市场底部的重要理由之一是,公开市场连续八周净投放,资金市场利率高位回落。延续这个思路,近两周公开市场重新回到净回笼状态,我们判断此举尽管是为了平滑流动性,但仍然意味着持续净投放暂告一个段落,短期资金市场重回中性。修复期至少进入中后期,继续加仓强周期品种并不明智。

  包括股市在内的资产价格是投资者对经济和政策反映的综合结果(当然,也存在正负反馈效应)。前期的经验是,假设经济同比增速下滑,逻辑为经济增速下滑必然要求政策收紧停止,修复行情又是政策停止收紧的必然。这一假设和逻辑现在得到了证实。

  过去的假设成为了当前的现实,而当前的现实又是未来假设的出发点:下滑已既成事实,假设的内容换成下滑幅度和结构性分析。

  如果下半年经济是小幅回落,在影响经济的三大因素中,由于国内消费仍将稳定增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变量就主要在于出口和投资两大力量的对比与变化。出口更多取决于外部环境,而投资则有较大的自主力。如果出口大幅下降,则为实现经济增速的平缓下滑必须加大投资力度,这时政策可能出现较大放松;但如果出口只是小幅下降,则投资止跌或小上即可,在政策上将表现为小幅放松,甚至基本方向并不变化,只是增加推出部分重点项目即可。也就是说,如果出口下降超出预期,则投资上升将“急行军”,财政货币实操层面将放松;如果出口缓慢下降,投资将止跌但不会有明显上升趋势,货币政策将维持紧平衡。

  因此,下半年A股的最大变量在于出口。这与上半年出口确定上升,投资确定下降完全不同,下半年投资要对冲出口变化。出口下降的幅度决定了投资力度,进而影响货币政策松紧。第一种可能对应A股修复期拉长,第二种则对应修复期结束,进入震荡期。两种结论,对应不同的品种配比。

  影响出口因素众多,但最根本的还是外围经济体增长。无论是G3还是新兴市场,都存在跟踪经济的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PMI、ECRI,库销比、零售数据,就业、工资和储蓄率分别是领先、同步和滞后指标;对于中国而言,PMI新出口订单是先行指标,航运运价和运量是同步指标,出口同比增速算是滞后指标了。

  我们初步判断,中性情况下,下半年中国月均出口额将下降至1000亿美元,出口同比增速将从上半年的35%下降至全年的8%-10%。上、下半年环比下降15%。如果降幅超出这一数值,货币政策将有实质性松动。当然,具体要看欧美经济的变化及其政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