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2日收盘连续第六日收高
2日人民币兑美元询价系统收盘连续第六日收高;最近美元维持疲弱,助推非美元货币上涨,人民币也随之走升。今天汇丰中国制造业PMI指数跌至50以下,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增大,目前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基础,预计近期人民币还将延续盘整的走势。虽然人民币连涨六日,但累计升幅仅约60个点,显示上冲动力并不充足。早间中国官方公布的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报在6.7742,30日为6.7750。美元兑人民币在询价交易系统中最终收报6.7742,30日为6.7750。
汇丰(HSBC)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16个月来首次低于荣枯线50,与另一项领先指标--中国官方PMI创17个月新低趋势一致,反映中国制造业继二季度持续降温后,扩张步伐几近停滞。
7月汇丰中国PMI指数由上月的50.4降至49.4,连续第四个月回落,反映制造业一季度触顶后延续回落降温态势,代表制造业经营状况环比走弱,这与年初的强劲表现反差明显。其中,新订单指数降至47.9的2009年3月以来最低点,产出指数亦连续第二个月低于50。
此次PMI低于50,可能加剧对受紧缩措施影响下半年中国经济放缓幅度的担忧。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投资者无需感到恐慌,因为这只是放缓,而不是崩溃。他预计,公共住房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在下半年和明年支持中国经济增长9%左右。
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7月官方PMI月降0.9%,至51.2,创1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显示经济增长继续放缓。6月为52.1。
中国央行1日表示,今年剩余时间将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密切监控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其中包括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国央行还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将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上述言论表明,中国央行深知中国经济前景面临的不确定性,并将做好政策调整的准备,但央行仍在声明中重申要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2日表示,一国的经常帐状况对于该国汇率水平的衡量更具有代表性。国际上比较认可的指标是经常帐差额与GDP之比。如果一国中期经常帐差额超过均衡值,其汇率就被认为存在低估,反之则为高估。胡晓炼的讲话或相当于承认,近年中国大规模的经常帐盈余是人民币被低估的一种表现,这同很多外国批评人士的观点一致。
胡晓炼还表示,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日波幅0.5%是合适的,但未来有可能扩大,这个问题可以研究和讨论。2007年以来,中国的经常帐盈余占国际收支顺差的比例一直在75%以上,因此通过经常帐来分析外汇供求不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