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行转型应该建立在清晰市场定位基础之上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10年中国银行家论坛——“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转型暨201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于2010年8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和讯网作为网络直播媒体对会议进行全程播报。  以下是包商银行
  银行家杂志社主办的2010年中国银行家论坛——“后危机时代的银行业转型暨201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发布会”于2010年8月7日至8日在北京举行。和讯网作为网络直播媒体对会议进行全程播报。

  以下是包商银行王慧萍发言实录:

  王慧萍:感谢主办方提供一个很好的学习的机会,上午听了各位专家、监管领导和大银行领导的发言,感觉到作为小银行将来的生存和发展,在这么日趋激烈的竞争当中比大银行处在更为严峻的环境。我在包商银行这段时间一直考虑到经营模式的转型和市场定位的重塑,这方面一直在摸索和探讨。本来李董事长要参会,我没有做太多发言的准备,在市场定位方面讲一些感受。

  我认为在中小银行,特别在城商行的序列里,目前来讲我们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当中还是一个小银行,从单个的银行主体来讲还是在小银行的范畴。在这个银行群体当中,我认为它的转型应该建立在清晰市场定位基础之上谈转型。关于我们包商银行是为100%提供20%的服务还是20%提供100%的服务,这需要我们花很大的精力考虑的问题。作为包商银行从2004年开始实施市场战略的转型,明确确立小企业,不是中小企业,是小企业为核心客户的市场定位在这个市场定位的基础上,在小企业信贷领域从管理、技术以及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发展方向上进行一系列的探讨。经过几年的实践,事实证明,这条路还是可以走得通,在明确市场定位里面做转型,在定位的基础上明确这部分客户群体,就是我的核心服务对象,然后根据客户的全方位的需求再转型,配合产品的转型,业务渠道的转型,以及服务理念的转型,相应的以此为基础的人才培训的转型和IT系统的转型都是我们这个市场定位为主导和导向的。

  在定位清晰的基础上,有了核心的竞争力以后,让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巩固和传承,一旦巩固和传承,在跨区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核心的竞争力在不同的区域的市场特征上,再扎根和深化,这种核心的技术理念在不同的市场特征当中能够提升和持续,这是需要我们考虑的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一旦经过几个市场的验证可以持续,从监管的角度是不是也可以在市场准入上创造一些环境,让已经成功的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去复制和发扬。不妥的地方请各位行长们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