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拓展人民币境外交易功能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香港人民币业务又有新进展。中国银联昨宣布,开通港深之间的跨境缴费服务,港人毋须亲回内地,便可在港以自动转帐方式,缴交内地的水电煤、电讯等公用收费。这是自上月刚签订

        香港人民币业务又有新进展。中国银联昨宣布,开通港深之间的跨境缴费服务,港人毋须亲回内地,便可在港以自动转帐方式,缴交内地的水电煤、电讯等公用收费。这是自上月刚签订的新《清算协议》框架内的又一新措,进一步地拓展了人民币境外的交易功能,不但深化人民币在港的民间使用与流通,亦是人民币逐步迈向国际的一个突破。

  完善人民币的境外功能,除要在贸易、投资等方面落工夫,加强民间上的交易功能,更是重中之重的必经过程。目前,人民币在港未算活跃货币,究其主因乃功能不多。对市民而言,持有人民币主要涉及两个用途:一是投资,但却受制投资产品不多、投资回报亦未吸引;二是消费,惟亦受限於北上使用,故本港的人民币存款虽不断增加,不过仍只占整体约1%。拓展人民币的跨境缴费功能,便可在本港民间层面扩大其交易功能,从而刺激人民币的民间使用与流通。再加上此前在新《清算协议》框架下新增的人民币业务,包括放宽投资产品、企业兑换与贷款等,银行公会便料年内人民币在港存款将突破1千亿元。下一步工作,乃研究扩大公用缴费以外的其他可行可控跨境交易范畴,包括交易种类和所涉地区等,以进一步提高人民币的境外总量与功能。

  除了开放在港人民币的北向交易,当局亦应研究,如何双向地同时完善内地人民币的南下交易功能。事实上,不但愈来愈多港人在内地置业消费,南下香港置业、消费的内地人也愈来愈多,甚或一定程度地激化本港楼价涨势。故此,对等地开放及利便内地人透过人民币跨境转帐方式,缴纳在港类似的公用收费,就如水电煤费、差饷等,也是适切可行的做法。毕竟,个中所涉的款额有限,不虞成为内地人民币资金大量外流的缺口,并因而加剧资本帐对外开放的风险。与此同时,这亦可促进人民币的境外计价与交易功能,实乃推进其国际化步伐的应有之义。

  此外,新措施亦大大促进港深同城化发展。随着两地日趋融合,相关的跨境交易活动也必日趋频繁,推进人民币的互通互流乃未来必然大势。当局已积极研发两币八达通,及两地共用的读卡器,便可在公用缴费以外,一方面利便港人以人民币北上消费,另一方面亦利便内地人南下购物。这可促进两地居民的资金往来,鼓励港人北上定居和退休等,以纾缓本港住屋和人口老化问题;此外,本港零售企业亦将可收取及存备更多人民币,有助加强发展人民币的企业功能。

  新《清算协议》下,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屡获飞跃式进展,由贸易、投资,到交易、计价等,都能成为先行的独家试验场,不但不断巩固和强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人民币也不再限於境内,可以藉着香港这一国际平台来逐步迈向国际。展望将来,随着香港的人民币存量和功能持续提升,香港金融中心和人民币的地位都将得到互惠互利的发展。如何在框架之内,继续探索可行可控的发展空间,实乃两地金融业界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