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自汇改以来连创新高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导读: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685,较前一交易日走高45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美国经济复苏遇阻的情况仍在恶化,上周末出炉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远

  导读: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685,较前一交易日走高45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美国经济复苏遇阻的情况仍在恶化,上周末出炉的美国7月非农就业数据远差于此前市场的预期,令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产生担忧。受此影响,美元受挫进一步下跌,美指逼近80关口,欧系货币则联手日元走强。

  近两个月以来,对美国经济复苏存有疑虑而抛售美元的交易逻辑主导着汇市。而上周五,重磅数据——美国7月非农就业报告出炉,然而数据结果为美国经济复苏遇阻的观点提供进一步佐证,美元没能迎来翻盘的机会,远不及预期的数据继续把美指推低。


  评论分析:

  1. 胡晓炼: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将扩大

  副行长胡晓炼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波动区间将来有可能继续扩大,但目前仍比较合适。

  “我觉得现在日波幅0.5%还是比较合适的。从发展方向上看,将来有可能继续扩大,这个可以研究和讨论,但目前还是比较合适的。”胡晓炼说。

  2. 汪涛:未来几周人民币对美元将升值3-4%

  央行于上周六宣布将重启人民币汇改,瑞银证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未来人民币不会相对美元大幅升值,未来几周内会很快实现3-4%的升值,与此同时及随后,波动幅度将扩大并且出现双向变动。由于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胀,其他紧缩政策可能会被进一步推迟,瑞银证券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将不会加息。

  3. 央行就汇改半月7次密集表态 胡晓炼连发五文谈汇率

  央行就汇改半月7次密集表态 资本项目开放渐近

  短短半月内,央行高层就汇改七次表态。7月15日起,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连续5次发表署名文章,其间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和胡晓炼还就汇改问题接受媒体采访,为汇改正本清源。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央行正在增强汇率制度公开性,也体现汇率政策改革的图景。高层表态表明,汇改路径已经清晰,人民币资本项下可自由兑换也已渐行渐近。

  胡晓炼连发五文谈汇率:汇改与升值难划等号

  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只言片语,在任何时候都是最能撩动市场神经的敏感词。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副行长胡晓炼连续在央行官方网站挂出了关于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的5篇精心原创之作,对“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行全面阐释。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上述系列文章透露出“要真正参考一篮子货币”的信息,并且希望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以及实现双向波动,而不是单边的升值。


  人民币升值对市场的影响

  1. 瑞典SEB银行:人民币升值对北欧与中国贸易影响有限

  瑞典北欧斯安银行(SEB)首席战略分析师Henrik Mitelman近日表示,由于预计人民币升值幅度不会很大,甚至对某些货币会出现贬值,因此人民币升值对北欧与中国的贸易影响有限。

  2. 曹仁超:若人民币升值超过5%将引发美债熊市

  技术上看,道指由今年4月26日起进入下降趋势,此趋势估计可一直维持到今年第三季季末才完成,但并非只跌不升,而是进入A、B、C下跌浪。在下跌趋势中找寻上升股份比较困难,因此不少人在4月份出货后,打算等到今年8、9月才重返市场。

  从大趋势看,2000年起美国面对内部收缩期,至于2003年到2007年的繁荣期是透过低利率及美元贬值带来再膨胀引发的;2009年情况亦一样,但带来的刺激一次较一次弱,最后仍是逃不出日本的命运。看来欧洲如今亦步上此轨道,全球少数亮点只有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及南美洲。世界经济进入再平衡期,亦即此消彼长。

  3. 积极应对人民币升值 保障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发展

  汇率是国内外商品相对价格和政府宏观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重要媒介。汇率对贸易品价格的影响,即汇率传递关系到一国国际收支调节的速度与效果、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等问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汇率变动将传递到国内物价上,产生或长或短的经济调整过程。

  4. 专家:人民币升值未必能抑制输入性通胀

  自2005年7月启动人民币汇改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过20%。专家认为,尽管汇率变动对一国物价具有传导效应,但近年来汇改政策对我国实际物价影响较为有限,升值并不意味着必然将缓解输入性价格上涨压力。

  5. 人民币升值或令中国三大石油巨头利润受损

  由于原油以美元计价,同时中国对海外原油的需求几乎没有放缓的迹象,人们显然会认为中国三大上市石油公司将从人民币升值中获益。但情况可能并非如此。

  分析师们表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 Co., 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China Petroleum &Chemical Co., 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CNOOC Ltd., 简称:中国海洋石油)可能发现,中国政府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举措导致他们的生产成本上升,因为这些成本是以人民币计价的。

  6. 人民币升值将使中远等海运企业盈利受损

  人民币升值对航空企业利好的情况,没法在海上实现了。对中远、中海等海运巨头们来说,由于大部分收入来自海外,而且用美元结算是行业惯例,尽管很多支出也都以美元结算,但还是无法抵消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美元收入汇兑损失。

  7. 浅析人民币升值对钢铁行业的影响

  6月19日央行宣布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是继05年汇改以来首次重启汇率改革,从而结束了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相对美元保持稳定的历史阶段。随着升值步伐的开启,这无疑将对整个钢铁行业产生影响。本文主要是从钢铁行业本身探讨人民币升值对行业的影响。我们认为,当前来看人民币并不具备大幅升值的基础,升值主要是对行业出口的短期影响上,长期来看其影响并不明显,而就整个行业而言,其更多的是通过宏观经济面及相关上下游行业对钢铁业施加间接性的影响,而这些我们通过相关的行业分析就可形成我们的判断,而无需过分考虑升值本身这一因素。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走势:

  五年前的今天(7月21日),中国宣布正式启动人民币脱钩美元的汇率改革。截至昨天,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22.05%。

  五年间,人民币两度启动汇改,然而升值方式以及其背后的推动力已全然不同。业界普遍认为,相比前一次升值所肩负改善贸易失衡重任而言,这一次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黄金时代的终结。

  人民币自汇改以来接连创新高:

  ,昨日是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的首个交易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并没有变动,但即期市场反应“兴奋”,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升值至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6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96,较前一交易日大幅走高204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18,较前一交易日走高35个基点,再创汇改以来新高。,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745,较前一交易日小幅走高7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685,较前一交易日走高45个基点,再度创下汇改以来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