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2010年跨境投资凸显新特点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10年上半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增强,内蒙古自治区资本项下跨境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日趋活跃,并凸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为

   2010年上半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增强,内蒙古自治区资本项下跨境投资呈现恢复性增长,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日趋活跃,并凸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为地区利用外资带来新变化

   上半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3853万美元,同比增长212%,对资本项目外汇流入贡献率为79%,其快速增长成为领跑资本项目流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截止到6月末,全区共有5家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资本23.22亿美元,全部为外商独资企业,外方实际到位资金15.38亿美元,占全区历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的27.58%。投资性外商投资企业在内蒙古安家落户并不断发展为地区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带来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由于投资性公司投资金额大且项目众多,使得地区外汇资金出现大进大出的特点,1至6月份,3家投资性公司实际到资10830万美元,其在内蒙古投资设立的3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到资12808万美元,两项合计占当期全区实际利用外资的69.83%。投资性公司收购外方股权汇出7384万美元,占当期全区外方撤资的88.07%。投资性公司带来的外汇资金流入和流出成为全区外商直接投资项下流入流出双双大幅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二是投资性公司大大提升了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地区外商投资向规模化、集团化和集群化发展。据初步统计,上述投资性公司在全国7个省(自治区)拥有24家子公司,形成了以内蒙古能源资源开发基地为核心,辐射各地的产业集群。如华润公司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环渤海经济圈战略的推动下,短短两年在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投资了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多个项目,同时将原香港上市公司名下的境内13家公司价值11.59亿美元的股份通过股权转让整合至投资公司名下,形成了以电力生产为核心,涵盖煤炭开采、运输、电力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全产业链产业集群。

   二、境外投资大型项目多、资金到位快

   上半年,有12个项目办理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中方投资总额13616万美元,其中现汇出资7339万美元,与正常年份相比全区境外投资处在上升通道。我区境外投资目的地主要为俄罗斯和蒙古国,分别占新登记境外投资企业中方投资总额的90.79%和8.19%。境外投资行业主要为木材加工、资源勘探开发、建筑装饰,分别占新登记境外投资企业中方投资总额的59.64%、30.53%和8.08%。投资领域不仅局限于矿产资源开发、森林采伐加工等资源性行业,已拓展到生产建筑塔吊和建筑升降机等机械制造行业。全区境外投资呈现大型项目多,且资金到位快的特点。如大型项目多造的满洲里大陆桥国际经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茉莉花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和额尔古纳市宝金矿业有限公司在俄罗斯设立境外企业,中方投资总额均超过千万美元。上半年,全区境外投资资金汇出2711万美元 ,较往年平均水平有显著增长。仅本年新登记境外投资企业汇出资金866万美元,占全部汇出额的31.94%,境外投资资金到位速度明显加快。境外投资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中出现了境外投资机遇,境外企业发展前景看好,部分企业选择以境外投资的方式购买廉价资产。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金融危机使得境外资产价格大幅缩水的双重作用下,企业境外投资出资步伐不断加快,办理境外投资外汇登记至投资资金汇出的间隔时间大幅缩短,通过加快资金到位速度抢占市场先机。

   三、人民币资本项目外汇收付需求初露端倪

   近期,随着国家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政策的出台,企业希望以人民币进行跨境直接投资的意愿加强。企业出于优化汇率风险管理、有效减少货币错配、省去结汇或购汇环节、节省汇兑成本等方面的考虑,纷纷提出以人民币支付资本项目收付需求,如外商投资企业联邦制药有限公司在咨询办理增加注册资本有关外汇变更业务时,向当地外汇局提出其香港的外国投资者是否可以境外人民币汇入作为增资部分出资的设想。而与蒙古国比邻的二连浩特市也有企业向外汇管理部门咨询以人民币作为境外投资出资的审批事宜。人民币资本项目外汇收付需求的提出对先行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政策提出了新要求,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