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俭:人民币不能重蹈日元覆辙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汇率问题,从未像今天被人这么高度地关注着,因为汇率的变化已影响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昨日上午,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教授做客晶报名人演讲周,为大家讲述“气候变暖与中美汇率对经济

  汇率问题,从未像今天被人这么高度地关注着,因为汇率的变化已影响着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昨日上午,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教授做客晶报名人演讲周,为大家讲述“气候变暖与中美汇率对经济之影响”。两个多小时的演讲中,周世俭用幽默的语言,对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深入地剖析,会场不时发出一阵阵笑声和掌声。他说,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但汇率问题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任何国家都无权干预,汇率问题上,中国一定不能重蹈日本的覆辙。

  日本曾被美国打得落花流水

  “在与美国的那场货币战争中,日本被打得落花流水。”

  周世俭于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对中美间的贸易有深入研究。来深圳演讲前,他于8月3日晚上才从美国赶回来,这次他是被安排去考察美国经济走势,因为现在大家担心美国经济会不会二次探底。在他看来,中国和美国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争斗远远没有结束。

  分析“中美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争斗”之前,周世俭教授举日本做例子。

  他说,二次大战以来,多数国家实行适度的低汇率政策。低汇率政策刺激出口,吸引外资,吸引外国人来旅游,三项都能够增加国内就业,拉动国内经济增长。

  二次大战中,日元汇率是4.25日元兑1美元,很快日元贬到360个日元兑1个美元,且实行固定汇率长达22年,在超低固定汇率的条件下,日本出口猛增,日本产品打遍美国无敌手,1969年日本一举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直到现在。

  日本的崛起,超低汇率功不可没。“后来美国人受不了,开始强压日元升值。”他说,美国首先逼日本的汇率浮动,由于日本有大量顺差,聚集大量外汇储备,浮动就意味着升值。1971年12月19日,日元升到300日元兑1美元,但美国仍不满足,1988年2月,日元升到128日元兑1美元,1995年4月,日元升到79日元兑1美元。

  日元升值过程中,日本企业到美国去购买房地产,日本最大房地产公司以10亿美元买下帝国大厦。然而,日本国旗在帝国大厦上只插了4年,由于日元大幅升值下,日本开始出现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最后泡沫破灭,日本各公司急剧回流资金,10亿美元买的帝国大厦最后以5 亿美元出手。

  “在与美国的这场货币战争中,日本被打得落花流水。”周世俭说。

  中国不能重蹈日本的覆辙

  “日元升值最大的教训是过快、过猛、过度。中国要认真吸取日元大幅升值的惨痛教训。”

  “大家可能记不得改革开放之初多少人民币兑1美元吧?”周世俭说,1979年,银行挂牌价是1.5元兑1美元。1981年人民币开始贬值,贬到1.8元兑1美元。1981-1984年,中国实行双重汇率,银行挂牌价是1.8元兑1美元,但外贸出口企业做成生意后,凭合同复印件每1美元领1元人民币的外贸出口补贴。1983年,美国针对中国双重汇率发动了反补贴行动。1985年,人民币汇率政策取消双轨制,直接宣布人民币贬到3.7元兑1美元。1991年贬到 5.5元兑1美元,1993年贬到5.7元兑1美元,1994年1月1日贬到8.7元兑1美元。

  “我算了下,从1979年到1994年的15年间,人民币贬值82.76%,从1.5元贬到8.7元兑1美元,今天的好生活离不开这十几年外贸出口大跃进,深圳的发展也离不开外贸出口的大跃进,这应当写入历史。”他说。

  不过,从2005年开始,从最开始美国要求人民币在6个月内升值27.5%,到2007年8月,要求人民币升值40%。

  “日元升值最大的教训是过快、过猛、过度。中国要认真吸取日元大幅升值的惨痛教训。”周世俭说,汇率政策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主权,不能由其他国家来干预。人民币升值要坚持自己的步伐和节奏。

  从中国目前的现状来看,人民币的汇率应该窄幅波动。2005年人民币升值2.5%,2006年升值3.3%,2007年上半年升值2.5%,累计升值 8.3%,这段时间升值步伐控制得比较好。美国财长保尔森2007年8月访华后,数据显示短短9个月,人民币升值幅度高达11%,这不但没有解决通胀问题,反而导致6.7万家出口企业倒闭,2500万劳务工失业。

  贸易顺差逆差和汇率没关系

  “强压贸易伙伴的货币大幅度升值,减少贸易逆差是历届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

  周世俭说,实际上,一个国家的贸易顺差和逆差主要是市场行为,与汇率关系不大。

  从 2005年7月-2008年7月,人民币在3年内升值21%,这3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增加50%,2009年人民币与美元实行固定汇率,但当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较上一年减少了1000亿美元左右,因为美国闹金融危机,需求变少了,从中国买的东西减少了,这是市场行为,跟汇率没有关系。

  今年上半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同比减少了45.2%,其中3月份中国还出现了72.4亿美元的逆差,这是因为中国扩大进口,也是市场行为。哪个国家操纵汇率,还能把贸易操纵到逆差?

  “强压贸易伙伴货币大幅度升值,减少贸易逆差是历届美国政府的霸权主义。”周世俭说,强压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目的是打压中国经济发展。人民币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美国之所以打压人民币,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就人民币来谈人民币,而是希望借此进入中国的服务市场和金融市场,比如参股银行,我们规定银行外资参股不能超过20%,但美国要求40%,金融、银行是国家的命根子,金融银行要被外国人控制,我们还是个独立的国家吗?这条根本办不到。”他说。

  节能减排是美国另一个武器

  “今后5到10年,美国将主要靠温室气体减排来拖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剥夺中国经济发展的权利。”

  周世俭说,在节能减排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开战。

  “今后5到10年,美国将主要靠温室气体减排来拖住中国经济发展的后腿,剥夺中国经济发展的权利。”周世俭说。

  他说,在节能减排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应有不一样的要求。从18世纪中期开始,西方工业革命,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到现在,全球人为排放二氧化碳已超过1 万亿吨,其中80%来自西方发达国家。哥本哈根会议上,面对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对发展中国家的苛刻要求,一位印度人曾忍不住向发达国家发飙——“你们污染地球污染了那么多年,现在轮到我们污染了。”

  周世俭说,碳排放须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率先减排,发展中国家要维护自己的发展权。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中国需要更多的合理的排放空间。

  他说,现代化要求最简单的标志是70%的人口在城市居住,中国目前是45%。得盖多少房子、修多少机场、修多少路?中国的现代化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我们的铁路早修完了,高速公路也修好了,机场也盖好了,我们就讨论你怎么减排,我怎么减排。”他说。

  不过,保护地球,人人有责,气候变暖问题,已很严重摆在中国人面前。

  周世俭认为,中国要加大产业调整力度,要加大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任何一个企业都面临这个问题,国家必须要关闭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比如钢材(4375,14.00,0.32%),今后中国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不要一味去追求规模效应。”他说。

  □互动

  听众:

  我国如何减少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

  周世俭:根据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只要满足3个月的进口就行了,并非多多益善。目前,中国有2.4万亿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关键是要用,不能像地主老财那样一天到晚地数钱,手里有外汇,为何不用?我们现在可以加大走出去的力度,去收购外国的矿产资源,收购外国的先进技术企业。

  听众:

  中国政府未来将如何妥善处理目前持有的美国债券?

  周世俭:从2008年1月到今年4月,中国累计购买3815亿美元的国债,以至于目前的外汇储备中,持有的美国国债达9000亿美元,面对美元贬值,有人说,中国应把美国国债卖了,可是卖给谁?谁能接手?世界上有90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除了日本,再没有第二个,往外抛9000亿美国国债,不是简单的事情,有位外国经济学家说过,中国已掉进美元的陷井里。从风险控制来看,未来中国必须要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采取小量的、分批的抛售美国国债的策略。

  听众:

  中国是否需要将目前的外汇储备一部分转为黄金储备?

  周世俭:全世界官方黄金储备有3万多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掌握2万吨,占三分之二,而纸币形式的外汇储备超过四分之三在发展中国家,纸币贬值风险很大。我一直呼吁中国应增加黄金储备,直到去年年初,中国的黄金储备从600吨增加到1054吨,这远远不够,人民币要走出去,没有5000吨的黄金储备谁信人民币?黄金再风险,落在手里还是黄金,纸币再怎么样,还是纸币,这个基本道理任何人都明白。

  听众:

  人民币能否成为像美元一样的强有力的国际货币?

  周世俭: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开始走出去了,现在中国不少周边国家都已经接受人民币了,今年我到加拿大去,在机场看加拿大银行也可以兑换人民币。不过,人民币要真正国际化,没有10到15年是不行的。未来15年,美元依然是最主要的基础货币。未来人民币首先就是要争取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继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之后的第5种“特别提款权的储备货币”,世界各国才会把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