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银信分手”时代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10年7月2日,银监会对国内银信合作业务全面叫停。这颗重磅炸弹,意味着所有信贷类、股权投资类以及部分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货币类产品即将消失,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010年,信托
  2010年7月2日,银监会对国内银信合作业务全面叫停。这颗重磅炸弹,意味着所有信贷类、股权投资类以及部分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货币类产品即将消失,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2010年,信托类产品呈井喷式增长,数量占据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银信分手后,此前市场上的许多“香饽饽”将风光不再,而收益较低的表内理财产品如债券类产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短期化”,“低收益化”将更为普遍。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将锐减近半,从而导致投资者可选择的范围大幅缩小。那么,针对当前的新政实施后即将来临的“银信分手”时代,对银行理财产品有着刚性需求的投资者应如何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与策略呢?

  短期:巧搭 “末班车”

  在动荡的市场上,制定长期投资策略是愚蠢的。但是,一些短期获利的战术确实可行的。证监会的禁令对于已经发售的产品不会追究。这意味着市场上尚存的信贷类产品成了“珍稀文物”,也意味着普通投资者有了一次搭乘“末班车”的机会。但是,由于新政实施后此类产品数量极为有限,目前已经出现抢购风潮。因此,投资者可以更多地关注含信贷类资产且收益较高的资产池理财产品,即本刊推荐榜中的跨市场组合投资类产品。这些产品投资于多种资产组成的“资产池”,也包括信贷项目资产。由于理财池产品中采用滚动式发售,因此在禁令出台后还会继续运作较长时间,投资者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此类产品予以关注。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新增信贷资产进入资产池受新政限制,该类产品收益率和发行规模也会日渐萎缩。因此,有投资意向者还应在掌控风险的前提下抓紧时间尽早购买。

  中期:选择债券类产品

  信贷类、股权投资类等高收益理财产品叫停后,债券类理财产品自然而然地成为投资者的首选。实际上,低迷的股市和理财观念的转变使国内债券领域在遇冷多年之后很可能成为新的投资热点。据调查,国内富裕阶层开始表现出了对债券投资的热衷。而中国上半年债券类基金的一枝独秀也从侧面支撑了这一观点。从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看,债券类产品一般投资于中央银行票据和企业短期融资券,多为保障收益型产品,风险较低。适合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其门槛一般在5万元以上;流动性适中,产品期限多在半年以内。当然,从收益率看,债券类理财产品相对较低,一般年化·收益率都在4%以下,因此可能不适合那些对收益率有着较高要求的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类产品也依然在新政下受到株连而叫停。因此,购买债券产品的投资者应购买过往业绩较好的系列产品,并认真阅读产品介绍,防范不必要的风险。

  长期:时刻关注政策动向

  此次证监会紧急全面叫停银信合作业务,本意在于控制银行资产表外化风险。对于银信合作业务,不久也可能出台新的细则加以区分和规范,一些产品可能还会重回投资者的视线。此外,一些发展动向也值得关注。7月1日,由中央银行牵头多部委参与的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已完成评估,并将相关报告上报国务院。虽然尚未获得最终批复,但可以看出资产证券化可能会成为银行理财产品未来发展的新趋势。这些都值得投资者予以高度关注,提前做好功课和准备,以免市场环境巨变之时“淘汰出局”。

  总之,银信合作的终结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对理财产品市场的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显现。投资者既要理性地面对当前的变化,更要着眼未来,迎接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