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价值难受认可 3年期国债投标略显清淡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财政部周三上午发行了人民币280亿元3年期国债,经招标确认的票面利率为2.30%,符合市场预期。不过在资金认购方面本期国债仅获得1.56倍资金参与认购,机构认购热情有

        财政部周三上午发行了人民币280亿元3年期国债,经招标确认的票面利率为2.30%,符合市场预期。不过在资金认购方面本期国债仅获得1.56倍资金参与认购,机构认购热情有所不足。分析人士表示,11日公布的7月CPI数据并未对债市带来负面影响,本期国债相对较低的投资价值是市场认购清淡的主要原因。此外,本周银监会刚刚公布的“银信理财资产两年内转入表内”等消息也将继续对债市资金面构成支撑,墓前主流机构配置压力依然居高不下。

  认购倍率创近期新低

  本期国债发行结果显示,共有435.8亿元资金参与了280亿元计划发行量的投标,对应认购倍数为1.56倍。本期国债票面利率为2.30%,边际2.34%,基本落在此前市场给出的2.25%-2.35%的预测区间的中值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与近期发行的几期国债相比,本期国债的认购倍率为偏低水平。

  来自WIND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财政部招标发行的所有25期记账式附息国债中,仅有8期国债认购倍数低于本期的1.56倍。而下半年已发行的8期国债中,也仅有7月21日招标的一期7年期国债认购倍数低于该水平。上海一基金交易员表示,相对于3年期央票当前2.65%的收益率来说,目前3年期国债的投资价值显然较低,这也是造成本期国债认购相对较为清淡的主要原因。而7月份CPI创出新高,事实上并未令市场拿债出现“忧虑”。该市场人士同时表示,目前一级市场3年期央票的供应基本比较充足,机构可能更倾向于配置同期限的央票。

  本期国债为财政部今年发行的第二十五期记帐式附息国债,采用多种价格(混合式)招标方式,标的为利率,8月12日开始计息,8月18日起上市交易。

  7月经济数据“利好”债市

  国家统计局10日、11日公布了7月主要宏观经济增长指标,数据显示,7月各主要经济指标中,除当月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外,当月CPI增速创出新高成为市场的一大关注焦点。而在周三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投中,统计局最新公布7月份CPI 3.3%的新高,并未对债市带来负面影响,当日银行间债市国债收益率小幅走低,其中10年期长期国债利率从3.30%一线再度出现下滑。

  一线交易员表示,此前市场对于7月CPI的走高已有充分预期,8月初市场已出现一波调整。相对于更早时市场预期7月CPI可能上升至3.5%、3.6%的预测,统计局最终确认的3.3%的增速完全符合预期。整体而言7月经济数据的公布,对债市产生了“利好”推动,周三3年期国债的招标并没有受到当日经济数据的影响。

  分析人士称,银监会本周消息称将规范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银信理财资产两年内转入表内”,将势必对信贷投放产生约束作用。而机构在债市上也将继续存在旺盛的配置需求,预计充裕的资金面未来仍将继续对债市构成强劲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