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不应承担“升值责任”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来,美国一些人士又盯住人民币汇率问题,重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老调。7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的年度评估报告,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仍然大大低于

        近来,美国一些人士又盯住人民币汇率问题,重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老调。7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的年度评估报告,报告认为人民币汇率仍然大大低于与中期基本面一致的水平。这成了一些美国人针对中国汇率发难的借口。他们试图让中国承担所谓的“汇率责任”——让人民币升值。

        中国的汇率政策是为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金融市场的稳定,而不应承担所谓“升值责任”。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3月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所说:“我认为人民币的币值没有低估。去年我们统计了37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情况,其中有16个国家对中国的出口是增长的。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期间,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对世界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探讨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时,一个重要指标是实际有效汇率,它是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后,一国货币对其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按照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公布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1994年的1月至今年6月,人民币16年来累计上升了56.38%,而美元仅上升0.11%。同期,欧元、日元和英镑则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跌。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在世界主要货币中,只有人民币在大幅升值。

         而被部分美国人引以为据的IMF报告,也并不为IMF所有执行董事同意。他们认为,评估报告对中国经常项目盈余的预测存在不确定性,这影响了报告的结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支持这一判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均衡汇率的预测模型中,对经常项目的考虑包括它未来的变化,这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由此得出的结论可信度也不高。”

       就在7月份,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报告也没有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那么,为何以还是有部分美国人士盯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呢?丁志杰认为:“美国部分人士对人民币汇率的各种批评各有不同的目的。就美国国会来说,很大一部分是议员出于国内政治的角度考虑,取悦于选民。”


         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汇率制度就在逐步进行改革。以1994年1月、2005年7月和2010年6月为三个重要节点,中国从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到了目前采用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汇率改革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中国的责任——促进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张斌表示:“维护一个国际收支相对平衡的局面,不管对外国还是中国都是有利的。中国有太大的贸易顺差对中国的资源配置并不利,同时也会有贸易战,引起贸易伙伴的不满。我们其实是希望,通过包括汇率政策、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些政策,让我们经常项目余额占GDP比重到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

        中国将继续按照千分之五的浮动区间对人民币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人民币也并不应承担所谓的“升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