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望率先试水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近日,由人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金融办等十多个部门联合召开的“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及相关工作推进会议”上,下发了《关于促进本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及相关

        近日,由人行上海总部、上海市金融办等十多个部门联合召开的“上海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扩大及相关工作推进会议”上,下发了《关于促进本市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及相关业务发展的意见》(送审稿)(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作出了上述有序开放资本项目的表述。《意见》还指出,鼓励在国际招标业务中使用人民币结算。对于政府采购中依法采购进口产品的,应积极推进采用人民币结算。在利用外资、大宗商品进口、对外援助等领域深入探索跨境人民币结算的可行性。

        对此,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表示,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此次《意见》的发布实际上已在市场的预期之中。整体上来看,《意见》的下发表明中国资本[4.58 -0.44%]项目已经逐步的开放,表明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迈进了一大步。相信在未来该试点将在全国逐步扩大,如深圳等对外开放度较高的城市将成为下一步的试点城市。

       《意见》发布后,上海将鼓励银行和企业开展部分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试点。银行和企业在方案完备、风险可控的前期下,可开展跨境人民币项目融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等与贸易活动密切相关的资本项下人民币结算业务个案试点。对符合条件的人民币对外投资项目,可按规定享受上海市相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此举意味着上海有望率先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

        据悉,截至8月16日,上海市累计发生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266亿元,其中,进口200亿元,出口15亿元,服务贸易14亿元,资本项下37亿元。此外,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当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82家,同比增长12.8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9.24亿美元,同比增长29.2%。这是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实际利用外资连续12个月保持增长。数据显示,1-7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4459家,同比增长1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3.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5%。

        有分析人士认为,国际资本持续看好中国,印证了中国政府长期以来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改善投资环境的努力取得了成效。

         也有专家表示,连续12个月的使用外资数据足以证明,在国际经济前景走势不明的背景下,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中国市场显得魅力十足。

        当然,魏凤春表示,中国吸引外资并不仅仅如此,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的一些超国民待遇已经在慢慢取消。实际上,中国存在吸引外资区域不平衡的问题,目前中国的东部、中部存在吸引外资过剩的问题,因此,应该鼓励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的西部,以实现区域间的平衡发展。此外,中国有大量的民间资本正在找寻投资标的,这也成为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需要平衡的问题。

        刚刚公布的数据也表明平衡问题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从外资涌入的区域结构看,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为38.9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4%,东部、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505.92亿美元、38.6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0.59%、22.8%。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近日有表示,“从当前中国利用外资在区域结构方面进一步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对境外投资吸引力继续增强。”

        对于未来我国吸引外资的走势,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刘亚军此前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国内经济运行情况、跨国投资复苏进程、全球经济稳定程度等因素都将影响下一步吸收外资的走势。他表示,如果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发生大的变化,下半年中国吸收外资将继续保持总体向好的态势。

        此外,魏凤春还认为,至此之后,境外人民币可以自由流入中国,中国的资产将进行重估。但是,资本市场的反映由于早有预期而变得平稳。实际上,此项《意见》的下发固然促使外国资金对中国的股市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这并不是根本,中国股市的根本主要还是看中国经济本身的增长以及企业的估值是否真正有价值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