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预期下人民币汇率意外大跌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989,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回落105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84,近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989,较前一交易日大幅回落105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884,近一周以来,人民币贬值几乎回吐了今年6月19日汇改以来大半的升值幅度。

        欧洲央行官员讲话透露维持宽松货币信号,加上法国下调经济增长预期,市场对全球经济担忧有所升温。另外,上周末美国股市继续走低,也推高了市场的避险情绪。受此影响,美元反弹,欧系货币则集体走弱。

         人民币意外大幅回落

         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247个基点,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从上一个交易日的6.7768上升至6.8015,这也是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首次大幅贬值。8月13日,人民币继续贬值20个基点,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升至6.8035,人民币一周内的贬值几乎回吐了今年6月19日汇改以来大半的升值幅度。8月16日,人民币继续贬值29个基点至6.8064。

        人民币汇率或可以升得慢,但如此幅度的贬值自2005年以来还是头一次。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贸易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为287亿美元,为18个月以来的最高点,连续三个月贸易顺差维持高位。虽然仅以短期的贸易情况看汇率有失偏颇,但如果以“实现国际收支大体平衡”为基础的话,人民币汇率仿佛更应该升值,而不是贬值。

        人民币汇率或可以升得慢,但如此幅度的贬值自2005年以来还是头一次,人民币为何在此时一反常态?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弹性汇率制度的体现,对中国出口下滑的担心,还是另有其他玄机?

        人民币贬值早有预兆

        中国人民币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8月12日在日本参加会议期间表示,“人民币贬值属于正常现象,也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一部分。”

        此前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文宣布汇改重启,“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进一步解释指出,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人民币汇率更有弹性显然不是仅指升值,而是根据情况有升有贬。

        在汇改之后,除了开始10天出现人民币大幅升值外,接下来的一个多月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一直维持稳定,并未出现明显升值的迹象。据“远见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24家机构认为今年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6.6757,较7月初将仅升值2%。

        未来难以继续贬值

        申银万国国内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促成这次的大幅贬值,本次人民币对美元的突然贬值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弹性汇率制度的正常体现。对汇改来说,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人民币汇改的效果基本上体现出来了,人民币能够有弹性地上下浮动,而不仅仅是走单边升值的通道。

        对于这种有弹性的汇率制度的波动幅度,李慧勇表示,千分之三以内都是正常的。此外,对于未来人民币的走向问题,李慧勇预计,人民币总体上会呈现一个波动中升值的态势。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志明也表示,最新情况看,经过前期贬值后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又有所回升,这说明贬值受短期因素影响较大,对外贸及进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自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将更有弹性,短期贬值升值都在正常波动范围内。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增值趋势不容置疑,随着经济增长,人民币未来不可能出现大幅贬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