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对汇率波动不必过度解读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最近,人民币出现了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第一次连续贬值。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247个基点,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上一个交易日的6.7768上升至6.8015。8月13日,人民币继续贬值20个基点。一周内的贬值几乎回吐了

  最近,人民币出现了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第一次连续贬值。8月12日,人民币大幅贬值247个基点,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从上一个交易日的6.7768上升至6.8015。8月13日,人民币继续贬值20个基点。一周内的贬值几乎回吐了6月19日汇改以来大半的升值幅度。8月16日,人民币继续贬值29个基点至6.8064。

  难道真如有些媒体认为的那样,是由于美国的军舰驶入中国附近海域,人民币汇率波动政治化吗?我们知道,汇率问题与国家利益有关,在这个意义上汇率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但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汇率问题更多的是经济问题,仅从政治角度是无法得出合理解释的。

  2010年6月19日重新启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来,汇改的核心并非是汇率水平升值多少,而是人民币汇率如何更有弹性,如何随着外汇的供求关系形成有效价格机制。尽管有人认为中国一定程度管制下的汇率没有有效市场供求关系,但也不可否认外汇的供求存在。只要存在外汇的供求关系,汇率水平的弹性也是自然。

  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的合理性,就在于人民币汇率估值是否合理。而人民币估值水平合理性又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均衡汇率的定义与理解上。经济学家纳克斯认为,均衡汇率是指与宏观经济内部及外部平衡相一致的汇率水平。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是随着该国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变动而变动的。对于人民币均衡汇率分类与计算,经济学家威廉姆森又归纳出8种模型。既然计算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根据不同的方式或模型计算出的人民币汇率肯定是不同的。如果再加上同一模型所设定的条件及所使用的数据不同,其人民币均衡汇率得出的结论更是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