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曙松:富滇银行进入老挝将促进人民币“区域化”
近日,中国银监会批复同意富滇银行设立老挝代表处,使富滇银行成为全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首个在境外设点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不久,富滇银行将在老挝通过合资控股等方式开展相关业务。这也许将使富滇银行成为中国银行机构在海外拥有控股权的第一家银行。
记者对此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
记者:富滇银行落地老挝,对富滇银行有何意义?
巴曙松:这是富滇银行寻求基于比较优势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作为云南地区的城商行,在国际化的路径上,没有必要简单照搬一些大型银行进军海外市场的经验,实际上不少商业银行在缺乏优势的前提下进入海外市场还付出了较大的代价。富滇银行在中国企业相对有竞争优势的地区启动国际化,一方面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需要,同时也凸显了自身的竞争优势,而且还使富滇银行成为全国145家城市商业银行首个在境外设点的地方性商业银行。这不仅意味着这家总部设于云南昆明的银行通过两年多的努力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所获得的回报,并将是中国桥头堡战略实施的重要步骤和中国银行业进入东南亚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记者:富滇银行进入东南亚能否提升中国和东南亚的贸易总量和贸易水平?
巴曙松:从2010年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就凸显出巨大的活力。东盟副秘书长普斯巴那丹表示,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作为中国对外建立的第一个自贸区,这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提出了巨大的金融服务需求,这既包括中国与东盟企业之间的投融资的需求,也包括一些贸易结算等方面的需求,这些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改善,就会降低整个贸易的成本,促进贸易更为便捷地进行。
记者:富滇银行进入东南亚会不会提升人民币竞争力?
巴曙松:当前,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应用,而推进起来最有可能形成突破的,应当是东盟这样相对来说中国的企业拥有一定的定价权、同时存在贸易逆差的地区。富滇银行进入东南亚,可以推进人民币在云南与东盟贸易中的应用范围,促进人民币的“区域化”,而国际经验表明,区域化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起步阶段之一。
记者:中国银监会会不会批准更多商业银行进入东南亚?
巴曙松:这要取决于中国金融业的总体开放进程,从方向上看应对是随着经贸往来不断发展而增多的,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上预计会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总体上看,富滇银行在老挝的探索及其增长空间,对于下一步中国金融业进入东南亚市场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记者:人民币和美元在东南亚会否引发竞争?
巴曙松:即使在金融危机时期,美元依然是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中最为主要的储备货币。在人民币没有自由兑换之前,人民币并不存在与美元的直接竞争,人民币区域化的推进,在当前阶段只能是降低国际经贸往来中对于美元的过度依赖,因为从美国经历危机的进程看,美国的经济复苏道路还较为艰难,美元还可能会经历大的波动,过于依赖美元,则必然会被动跟随美元汇率的波动而增大市场的风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推进人民币的跨境贸易,有利于降低中国企业的汇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