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用好期市是重要一环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编者按:今年前8个月,郑商所棉花期货共成交合约4311.96万手,成交金额36361.5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82.61%和1585.61%,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增长最快的品种。这既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以贴近现货、仓单非通
编者按:今年前8个月,郑商所棉花期货共成交合约4311.96万手,成交金额36361.58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82.61%和1585.61%,成为国内期货市场交易规模增长最快的品种。这既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以贴近现货、仓单非通用为主要内容的郑州棉花期货合约规则修订实施成功的具体体现,也是棉花期货自2004年6月1日上市以来,市场培育日趋成熟,广大涉棉企业积极参与,棉花期货发现价格、套期保值功能逐步发挥的必然结果。在近日举行的“资本市场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座谈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提出,要采取措施鼓励有关各方用好棉花期货,用好期货市场。
当前,新疆棉花产业企业对棉花期货有着怎样的认识?利用棉花期货的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郑州棉花期货如何更好地服务新疆棉花产业跨越式发展?带着这些问题,期货日报记者走进新疆,实地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代企业没有现代化的经营手段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 梁东亚
棉花产业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称“兵团”)的支柱产业。2009年,兵团棉花种植面积697万亩,产量110多万吨,直接产值170亿元,占兵团GDP总值350亿元的40%,占新疆棉花总产量270万吨的45%。棉花期货2004年6月1日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后,兵团各植棉师团场积极参与并取得了较好的套期保值效果,涌现出了兵团棉麻、农十三师红星农场等利用棉花期货市场的典型案例。记者日前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就其利用棉花期货的效果、体会进行了采访。
“2009年,我们公司利用期货和现货两个手段开展棉花经营,在抓现货经营的同时,利用套期保值开展棉花贸易,交割棉花6100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兵团棉麻公司总经理梁东亚上来就给出了一个具体数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麻公司隶属于兵团供销社,是集棉花收购、加工、批发、仓储运输、行业管理等于一体的新疆兵团大型棉花流通企业。公司拥有8个棉花加工厂、7个棉花储运经销站、6条铁路专运线,运输网络覆盖南北疆产棉区,年仓储能力45万吨,发运能力150万吨。公司在内地设立了4家分公司,疆内有6家分公司和1个综合业务部,常年进行棉花的购销业务。
“三大业态(现货、期货、撮合)协调运作,三大流通环节(购、销、运)并举,稳健经营,理性操作,是公司确立的经营模式。”梁东亚告诉记者,兵团高度重视棉花产业发展,当前,抓住中央全力支持新疆及内地对口支援新疆的契机,利用资本市场,兵团正力争形成棉花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经营的新格局。
如何实现“三大业态”的协调运作?去年生产的棉花又是如何在期货市场上实现了保值的呢?
“6100吨只是在郑州商品交易所形成标准仓单的棉花,其实,利用期货市场,不仅仅是利用它交割的功能,更在于利用它价格发现的功能、进行风险敞口管理的功能,利用期货市场有多种形式。”对于期货市场,梁东亚显得相当熟稔。
“比如,去年我们生产的棉花每吨成本在14000元左右,以16000多元的价格在期货市场上把利润锁定了。随后现货市场启动,在17000元左右我们把期货市场上的头寸平掉,在现货市场上卖到了18000多元的好价钱。而如果没有在期货市场将利润锁定,我们的棉花肯定会在15000多元就早早地卖掉了。”
“稳健经营,理性操作,企业经营一定不能赌行情、赌市场。有了期货市场,企业实现稳健经营就有了好帮手,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综合效益很有好处。”梁东亚说。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由兵团棉麻公司牵头,整合、重组有竞争优势的资产,组建兵团棉花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为兵团棉花产业发展提供统一联合、高端高效的棉花经营平台的措施已经启动。对于未来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梁东亚告诉记者,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以龙头企业带动兵团棉花产业发展,运用现代经营手段有效开展棉花现货、期货、进出口、金融资本等综合经营,真正发挥兵团在全国棉花产业经营中的应有地位,用好期货市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现代企业没有现代化的经营手段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梁东亚介绍说,去年11月郑商所一号棉期货合约进行了修订,新疆期货棉每吨升水200元;将原来交割批次20吨(增减0.5吨)修改为每批次185包增减5包;允许马克隆值C2级棉花交割,贴水100元/吨;马克隆值A级棉花升水50元/吨;放宽棉花主体品级至70%-80%,有主体品级分等级结算;棉花期货实行非通用标准仓单。“合约的修订增强了新疆棉花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经营的竞争力。”
兵团生产的80%以上的棉花要销往内地,而铁路运输是长期制约棉花出疆的最大瓶颈障碍。新疆棉由于运输问题交货困难,已经成为疆内企业利用棉花期货市场的主要制约因素。梁东亚建议,应抓住中央全力支持新疆这一契机,协调解决期货棉的交割运输问题。“这是推动兵团棉花贸易方式转变的关键。”
梁东亚告诉记者,到今年10月份,新疆仪器化公检大包棉将达到新疆棉花生产量270万吨的90%以上,新疆棉花将成为郑商所棉花期货市场潜在的最大卖期保值方。“随着新疆涉棉企业套期保值业务的开展,必将大幅度提高兵团棉花企业和内地纺织企业的综合经营效益。”他预计,如果措施到位,兵团棉、新疆棉会逐步进入期货市场,实现由低效低层次的经营方式向高效高端棉花经营结构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