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短期升值空间有限
据新华社电 进入9月以来,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昨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升131个基点,达6.7378,已连续第3个交易日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的新高。分析人士指出,美元走低以及中国利好的经济数据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创新高的主要原因。
最新公布的中国经济利好数据提振了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促使资金流入风险较高的货币。此外,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周日就旨在加强银行业监管的巴塞尔协议Ⅲ达成一致。由于新通过的协议对银行资本要求并非预期的严苛,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的乐观情绪,继续推动风险货币走高,并带动美元走低。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另一方面,贸易领域来自美国的压力仍然较大。因此,短期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的趋势不会有太大变化。
尽管如此,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指出,100多个点的升值幅度在汇市是比较正常的,对于人民币短期小幅升值市场不必过虑。目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尚不支持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一旦突破承受限度,市场将推动人民币汇率重回正常区间。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小幅升值,双向浮动特征明显,汇率弹性显著增强。以9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计算,重申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幅已达1%。
最近一个多月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宽幅震荡,双向波动明显加剧。有市场交易员认为,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仍居市场主导的形势下,人民币双向宽幅震荡有利于弱化单边升值预期。
龚方雄:未来三五年人民币年升值幅度3%—5%
◇专家观点
摩根大通中国投资银行副主席龚方雄表示,预计到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升值至6.6、6.7一线,而今后3到5年,人民币每年会有3%—5%左右的升值空间。他认为,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正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人民币正处于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升值通道。
龚方雄表示,金融危机以后,主要发达国家的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等各有问题,全球希望有一种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出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在全球的地位也相应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大趋势和大潮流,但是国际化的货币,不可能一步到位,要实现最终的人民币全面国际化,肯定伴随着人民币的全流通、资本项目的开放和货币的可对换。”龚方雄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需要考虑国家的政策,中国资本项目开放3—5年应该有实质性的进展,5年以后是否放开资本项目管制,取决于中国当时整体的宏观经济、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