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货币竞相贬值 全球“汇率战”无赢家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措施的期待,正将美元推向一个新的洼地。而跷跷板的另一头坐着日元、澳元等,正给高涨的日元拴上缰绳的日本央行,眼看着干预汇市的努力已前功尽弃。  9月以来,由于担心疲弱的美国经济会令美
  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措施的期待,正将美元推向一个新的洼地。而跷跷板的另一头坐着日元、澳元等,正给高涨的日元拴上缰绳的日本央行,眼看着干预汇市的努力已前功尽弃。

  9月以来,由于担心疲弱的美国经济会令美联储进一步加码量化宽松政策,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元,美元指数步步下行。至10月7日,美元指数已经跌至77.42,较之9月10日美元指数收盘价82.86,不到一个月跌幅已超过6%。

  而同期,尽管日本央行抛出日元买进美元,并于10月5日调低关键利率,日元的上涨势头并未遏止。日元指数不仅收复失地,还超越了干预前的高点,达到120.59。日元对美元汇率在随后几个交易日中刷新15年新高,盘中突破83的关键性点位。

  弱势美元推动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包括黄金、原油、铜在内的主要商品品种价格,自9月中旬开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资源股和通胀预期相关股票价格出现普遍性上涨,带动全球股票一波上涨行情。在周边股市利好的氛围中,10月8日,中国股市迎来“十一”长假后第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劲升3.13%,报收2738点,创下近半年来高点。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提出,美联储和欧洲央行所推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正在将世界推向“混乱”,而不是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他认为,美联储为恢复经济而注入的巨大流动性,实际对美国经济没有用处,而日本、巴西等国限制本国货币升值的行动,是“必要之举”。

  货币汇率竞相压低的比赛中,可能引来更多的资本管制,最后找不到一个赢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Oliver Blanchard)对此指明路向:发达国家财政整顿与新兴市场本币升值。他认为,如此政策协调可实现双赢。“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货币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