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四个月累计升值2.48%
据媒体报道,美国财政部15日将公布汇率报告,在当前中美汇率摩擦升温之际,外界都在关注这份报告对于中国的措辞,尤其是其中会否将中国列为所谓的“汇率操纵国”。目前,专家对于该报告最终表述的看法仍有分歧,一些人倾向于认为,综合考虑利害关系,奥巴马可能避免给中国贴上“操纵”的标签,甚至干脆再次推迟发布。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 10月15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突破6.65关口,为6.6497元,较14日(6.6582)上涨85个基点,踏入6.64关口,并延续之前的强势,再次刷新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记录。
6月19日,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记者按照中间价计算,从6月19日至10月15日近四个月的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累计走高1778个基点,升值超2.48%。
近期,一系列国家纷纷采取单边货币行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国际货币战争。美国认为人民币被严重低估是引发货币战争的源头,矛头直指中国。而与以往仅仅就美国一个国家施压不同的是,现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声音在国际上比较普遍。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既然人民币升值已是必然,人民币汇改应尽早打破被动局面,尽快真正形成主动之势,以避免汇率战和贸易战。
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于近期重启量化宽松,美元维持低位盘整。在升值压力不减的背景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近期已是连创汇改以来新高。
而美元的暴跌还导致了一系列国家纷纷采取单边货币行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国际货币战争。日本6年多来首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并在美国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之前,重拾“零利率”,遏制日元升值;韩国和巴西同样释放出可能采取行动的信号。韩国方面表示,鉴于汇市可能会大幅波动,政府准备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巴西财政部长表态,各国政府纷纷降低汇率以增强自身经济竞争力,巴西绝不会坐视不管。
世界各国通过货币贬值,期望达到促进出口和经济复苏的理想效果。但市场上担忧情绪已经涌现,不少人担心上世纪30年代那场各国竞相通过将本国货币贬值、最终导致大萧条的货币战争会在今天重演,全球经济复苏的局面可能会从此走向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