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率计算周期将采用国际惯例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9日晚宣布,从10月20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即加息25个基点。这与以往27个基点的利率变动幅度不同,表明央行的利率计算周期发生变化。    在2002年之前

   中国人民银行10月19日晚宣布,从10月20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即加息25个基点。这与以往27个基点的利率变动幅度不同,表明央行的利率计算周期发生变化。

   在2002年之前,中国调高或调低基准利率,其幅度有过0.45个百分点、1.8个百分点、0.99个百分点、1.53个百分点等,2002年之后均使用0.27个百分点或其倍数,即27个基点、54个基点、108个基点等。尽管调整幅度不同,这些数字都可以被9整除。

   这主要是出于商业银行计算利率的技术考虑。由于存款期限不同,银行计算利息时需将年利率换算成月利率和日利率,其换算公式为:月利率=年利率/12;日利率=月利率/30=年利率/360。

   这种计算方法要求年利率必须能被9整除,否则日利率和月利率便可能出现无穷小数,导致必须采取舍入办法,增加技术上的困难。而采取27个基点及其倍数的调整,就回避了这种困难。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从现在开始,中国央行将放弃此前加息27个基点的做法,而采取与世界主要央行相似的做法,即每次调整利率为25个基点或者25个基点的倍数。“这也意味着中国银行利率的复利算法将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从这次开始,中国将选择国际惯例365天的利率计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