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人民币国际化先行区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金秋十月,广西南宁。与往年相似,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和东盟双方经贸往来也迎来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博览会和相关论坛强调了金融业在中
金秋十月,广西南宁。与往年相似,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和东盟双方经贸往来也迎来又一个收获的季节。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博览会和相关论坛强调了金融业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及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需要发挥的重要作用,谋划了中国银行业在这个潜力巨大的经济区域中的未来方向——“走出去”。正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10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的致辞中所说的,“金融业是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支撑,在这个支撑下,中国与东盟能真正形成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与此同时,领袖论坛在昨日还达成了三个方面共识:发挥金融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促进区域内投资贸易的发展;优化区域金融环境,建立统一的区域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务实高效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
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朱鸿杰对记者透露,中国-东盟投资基金的第一个项目有望年内落实,规模大约为100亿美元左右,主要投资相关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技术合作方面的项目。
展成果:双边贸易喜人
仅就相关效应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似乎已经不需要再展示什么,因为其早已深入人心——从下飞机那刻起,记者就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中国-东盟“气息”:沿途巨大的中国-东盟博览节和赞助单位的广告牌,许多单位门前挂起的祝贺该博览节举办成功的标语,南宁市的出租车司机面对中国与东盟话题也侃侃而谈……
除了深入人心的中国-东盟效应,更大的成果体现在双方的经贸往来中。组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1853.80亿美元,同比增长47.2%。同时,东盟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三大进口市场和第四大出口市场。还有一数据印证这样的成绩:据悉,第七届博览会实际申请使用展位达到5360个,中国企业实际使用展位就有3300多个,且重复参展率创出新高。
当然,取得这样的成绩不难理解。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了19亿人口和接近6万亿美元年国内生产总值,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而且从今年1月1日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90%的商品实施“零关税”。
“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也是前途无量的自由贸易区。”一位与会的代表如此总结。
谋发展:金融合作补漏
“尽管在境外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等还存在一些障碍,但我们将尽快在东盟国家设立代表处。” 朱鸿杰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强调,中国已经有不少银行在备战“走出去”事宜。
事实上,在本次领袖论坛上,与会的银行业界人士纷纷提到“走出去”的战略规划。在双边经贸往来不断取得成绩、日益深入人心之际,金融业对该自由贸易区的支持力度无疑更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在“走出去”之后,更能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相关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良机。
朱鸿杰还指出了中国进出口银行在东盟国家发展的方向,“我们要与东盟各国政府制定的长远目标和近期政策相吻合,重点支持涉及到经济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还会帮助相关区域内的产业逐步形成规模。”
中国银行业“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与东盟国家金融业的合作。“目前,中国与东盟间的金融合作整体还处于初级阶段,双方互补合作的潜力巨大,金融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有待深化。”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李东荣表示。
为此,李东荣提出了四点内容,“一是继续推广双边贸易本币结算,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积极鼓励在区域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降低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和货币风险等。二是完善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维护区域金融稳定,进一步加快境外协议多边化进程,落实外汇储备各项制度安排,提高区域流动性救助机制的有效性等。三是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国际金融治理结构改革,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对话,继续实施符合本国国情和负责任的财政货币政策等。四是稳步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创新,提升区域金融竞争力,研究建立适应中国东盟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金融机构体系,加快制定区域内金融行业政策,着力扫除制约区域内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的制度、政策等障碍。”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长岳毅则指出,人民币也要加速“走出去”,鼓励相关单位在跨境贸易上用人民币来结算业务。
重细节:不忘中小企业
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属于微观层面的企业,其实更需要双方银行业的帮助。但与目前的整体状况一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样呈现在了这个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面前。银行业对此又该采取哪些措施对他们予以帮助?
作为自由贸易区内的银行业界代表,广西北部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赵锡军指出,“首先,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和审批流程,这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基础;其次,搭建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再次,创新产品,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新需求,提升跨境服务能力,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
深圳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周明说,“我们将支持更多的中小金融机构上市。而对于中小企业的上市策略,我们希望其能抓住机遇,加快融资上市的步伐。但上市并不是最主要目的,中小企业其后更应该谋划自己未来的发展,在关注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应关注自身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