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勿忘商品标价权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人民币国际化,仅仅实现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资本结算、外国政府储备是不够的,还需要海外资本市场产品的人民币标价。香港就可能在2011年把H股的标价由港元改为人民币,以

        人民币国际化,仅仅实现国际贸易结算、国际资本结算、外国政府储备是不够的,还需要海外资本市场产品的人民币标价。香港就可能在2011年把H股的标价由港元改为人民币,以减轻香港热钱压力。而笔者认为,除了上述途径以外,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国际商品标价权。

那么,中国如何来推行人民币国际商品标价权呢?

第一,中国可以与对象国通过双边协议在各自国内成立一个以对方货币计价的商品特区,这个特区让对方来设立,推销对方自己的产品。虽然中国产品出口该国有了通道,但是中国的内需市场比海外很多国家更加广阔,这不能不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国外来中国卖产品,中国则可借此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第二,对于一些小国,中国可以用投资、信贷、采购等方式来换取人民币在对方国内某区域对商品进行标价,为人民币在全球大范围的便捷流通作铺垫。对方国家由于拥有人民币,从而减少了美元的持有量,将有助于减少资产缩水,这对石油出口国、美元高储国是一个利好。同时,这些国家在美国无法获得的经贸好处可以在中国这里得到弥补。

笔者认为,只有在全球各国推行设立以人民币为商品标价货币的特区,中国在海外采购时才能用人民币支付。我们付给他们的人民币,他们可以用来在国内人民币商品标价区内采购商品,而无需兑换成美元或仅用来投资中国市场。可见,人民币国际化与对象国使用的便捷与否有关,把人民币国际化仅仅限于贸易结算、资本市场结算、外国政府储备货币的思维显然已经过时。

当然,大多数国家都有货币主权,人民币商品标价不能侵犯该国主权。但是在该国设立有限的人民币商品标价试点还是可行的,既不侵犯该国货币主权,又能收到人民币该国化的效果,该国的人民币使用范围也可随之日益广泛。


对于没有货币主权的欧元区各国,中国也可以通过双边经贸谈判方式来进行这种试点,通过互相让对方进入己方市场的方式达到互利:对方可以少受美元的迫害,中国可以推行人民币国际化。

总的来说,人民币国际化不能仅仅限于贸易结算化、资本市场结算化、外国政府储备化,还需要全球商品标价化。在不损害各国货币主权的前提下,在各国搞人民币商品标价试点应是妙法。这种方法由于紧贴市场,或许更易达到国外民间大量储备人民币的目的。所以,人民币国际化不仅需要贸易结算、资本结算、外国政府储备这种阳春白雪的支撑,也需要商品人民币标价的全球试点和老百姓、贸易商储备人民币这种下里巴人的帮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