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累计升值24.1% 汇率弹性明显增强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0年11月1日(星期一)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商务部副部长陈健介绍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暨发布《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0》和《对外投资合作指南》,并答记者问。
针对如下提问:接下来中国会不会更多地鼓励企业进行对外投资,而不是鼓励更多的出口,因为人民币升值就是刚才您讲的影响。另外想问一下,您刚才介绍的一些中国企业对外国投资的案例当中,大部分说的是国有企业或者是央企,像中石油企业这样的企业在外国投资。想问一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领域是什么现状,您对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未来是怎样的判断?谢谢。
陈健表示:关于你刚刚提到的问题,我认为这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汇率的变动对于出口以及对外投资的影响。从一般经济学上讲是一个正效应和反效应的关系。第二,你提到的当前人民币升值这么一个现象,这两者之间没有关系。汇率变动并不是表明我们对外经济贸易的政策取向。
中国的汇率形成制度已经从2005年开始,已基本形成浮动的汇率形成机制。尽管经过金融危机,但是从今年6月份开始,我们进一步推进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这个汇率形成机制是在可控的、渐进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它是中国政府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经济形势对货币的需求关系综合平衡产生的一个汇率政策。
我们看到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推进过程当中,我们的汇率有比较大的变动。人民币从2005年汇改以来到现在为止累计升值达到24.1%。汇改之后,我们看到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这个升值是中国政府根据人民币所处的情况综合考虑来决定的。但是我们同时看到这样一来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波幅明显加大,而且汇率的弹性明显增强。汇率形成的机制改革确实是在稳步推进的。一方面是汇率在波动,但是形成的机制弹性加大,货币承受了各方面经济因素的变化,它的承载力加大,是政府实现汇率改革的目的。
当然我们现在看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完全能跟它自己相比,这里面还掺着一些参照因素,比如在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有些国家货币在争相贬值,这就相对衬托出人民币的升值,可能在正常情况下幅度不会这么大。
汇率对于当前对外投资、贸易投资的关系刚刚已经讲了,我们要把它可能对对外贸易投资产生的负面效应转化,压缩到最低。比如一些产品由于升值就不好出口了,就要加速结构的调整。对于对外投资的促进,它的正效应我们尽量把它放大。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一定会对中国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于中国民营企业,我刚刚举的例子都是国有企业,这一点我表示抱歉。事实上我们把中国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都视作企业行为,在管理和政策促进方面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没有区别对待。中国民营企业在对外投资领域是非常活跃的。中国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是大力支持并努力促进的。商务部,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和全国工商联有一个工作机制,一起促进民营企业的对外投资。比如前不久有一个案例,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就是民营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很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