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宇:亚洲或是人民币国际化非常好的实验平台
2010年11月4日—11月7日,第六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在中国北京展览馆隆重举办。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邵宇,在5日举办的2010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上表示,由于次贷危机,使得亚洲的经济优势凸显出来,而且现在亚洲经济复苏比发达国家要快。这并不是亚洲国家非常幸运,因为东南亚国家在过去金融危机中曾经也领教过这种负面影响,不能完全相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重要把自己资本负债表做好,能够处理好自己国内事务。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国家都形成各自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中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更重要一点,亚洲的优势是源于内部的一体化。1997年,亚洲所有生产型国家几乎都崩溃,不能再维继下去,而且他们货币也在不断升值。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出现以后,各个国家货币都受到了相当大影响,从那以后亚洲国家就认真考虑他们在金融危机中的经验和教训,更好的实现相互合作。在亚洲金融危机的时候,他们更像美国20、30年代的金融危机一样,所以亚洲已经从那当中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当时中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声誉就大幅度提高,在亚洲,中国在生产领域里已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越来越高,而且跟日本相比,从中国生产的能力来讲已经超过日本。除此之外,中国经济发展本身也使得中国实力越来越强,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出口受到影响,中国企业也进行自己内部调整,使得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现在不仅中国有大量产品可以生产,在世界其他国家很多也都生产自己所擅长的产品,出口给世界其他国家。现在不仅是“中国制造”,而是“亚洲制造”。现在中国已经和很多亚洲国家建立了自贸区。
中国和东盟建立了自贸区,和亚洲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协议》,亚洲是一个整体,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有关信息,可以看到亚洲将是拉动总体世界经济增长的下一个引擎,而且东亚一体化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得亚洲能够崛起。实际上今后将出现亚洲崛起的时代。
邵宇表示,亚洲实际是人民币国际化非常重要、非常好的实验平台,首先人民币国际化可以在亚洲作为一个尝试。如果人民币能够在亚洲很好使用的话,可以进一步在世界上实现国际化。在这个地区各个国家之间应该密切进行合作,资本市场流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这样高的流动性对发展中国家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中国现在也在努力使资本项下可兑换今后成为可能。
如果能够使得人民币成为一种国际的货币,这样资本项下可兑换就指日可待了,所以不要忘记亚洲这些国家是生产型的国家,这些国家在今后也会有很多的消费,而且亚洲资源也非常丰富,亚洲地区是具有非常强的、能够带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引擎。而且中国已经和很多国家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去年已经和四个国家建立货币互换协议,把香港也作为一个重要基地。马来西亚也接受了人民币这种货币。
所以在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币现在也是被广为接受的。我们要想真正实现一种亚洲一体化的话,一定需要一个可信赖的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