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中俄本币结算 利人民币国际化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香港《文汇报》25日刊出评论说,中俄两国采取本币贸易结算实为上上之策。金融海啸以后,美元主导的单一结算方式渐显弊端,不仅给两国商家带来损失,更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结

        香港《文汇报》25日刊出评论说,中俄两国采取本币贸易结算实为上上之策。金融海啸以后,美元主导的单一结算方式渐显弊端,不仅给两国商家带来损失,更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结算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人民币与卢布的互通互兑还将在长期内促进人民币汇率机制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文章摘编如下:

       1992年,中俄边境贸易开通后,出现了一群叫做“倒爷”的人。他们不顾风雨往返两国之间,只为将整车的日用品在远东换成一捆捆卢布。不过,他们用汗水换来的卢布却不能在中国流通;俄罗斯海关亦不允许中国人把卢布带出境外。所以,中国“倒爷”如不能及时把卢布换成美元,便无钱在中国再进货,卢布—美元—人民币的链条,让他们无形中损失了巨大的“汇差”,这亦成为“倒爷”的心结。

       不过,经过漫长的18年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俄罗斯之行解开了“倒爷”的心结。继22日卢布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的第7种外币后,温家宝和普京在圣彼得堡同时宣布,两国决定用本国货币实现双边贸易结算。此外,人民币在下个月也将登陆俄罗斯挂牌交易。

        毋庸置疑,此举不但为“倒爷”带来实惠,更能令后危机时代的两国贸易攀上新台阶。2010年中俄双边贸易额有望接近危机前水平,超过500亿美元。

       其实,在“弱美元”横行于世的今日,中俄两国采取本币贸易结算实为上上之策。金融海啸以后,美元主导的单一结算方式渐显弊端,不仅给两国商家带来损失,更进一步加剧了贸易结算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人民币与卢布的互通互兑还将在长期内促进人民币汇率机制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一十八载风雨路,如今水到自然渠成。随着越来越多新的货币结算方式的出现,以及更多人民币货币篮子中成分货币的推出,人民币有效汇率自主性也必将越来越大。不过,在“摆脱美元盘剥”的过程中,唯有继续深化人民币汇改,解决人民币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问题,才能令人民币国际化政策获得更多国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