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通胀压力还将存在 加息幅度很难确定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2010年12月1日上午10:0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做客中经在线访谈,解读货币政策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图为访谈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日讯 今

     2010年12月1日上午10:00,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做客中经在线访谈,解读货币政策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图为访谈现场。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日讯 今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表示,如果承认通胀压力存在,加息可能是未来选择,至于加息幅度和强度,是否应该连续,要视未来物价水平的实际变动情况而定。点击进入直播专题

    曾刚表示,对通胀趋势的判断不同的专家、学者观点都有所差异。有些专家认为目前通胀压力确实比较大,尽管在CPI上没有充分地体现,但一些结构性产品或者商品,或资产价格已经出现大幅上涨,而且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有些专家认为从长期看,目前经济比较疲软,未来中国消费需求增长未必非常快。在此种情况下,通胀是由需求引起,如果需求没有快速增长,而供给又能维持比较稳定或增长水平,总的供求关系决定的物价上涨压力并不是很大。他认为,短期看,通胀压力是有的,压力在于外部输入的通胀,因为现在美元在持续走软的情况下,很多初级产品、大宗商品的价格在不断上涨。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比较稳定情况下,进口商品的成本在不断上升,会传递到下游。另外,劳动力价格上升在短期也是很大压力,也会导致成本推动型的上涨。即便总需求不变,成本推动型的压力也还存在。从需求角度来讲,尽管对很多商品的需求并没有爆发式的增长,但现在投机性需求在慢慢增长,人们买这个东西不一定是为消费,可能是为保值增值,或者是获取投机利益。这种需求在短期内造成的价格波动是存在的,未来五年,还是有一定通胀压力。

    曾刚说,利率政策调整与通胀是紧密联系的,在某种意义上讲,利率调整必须要维护基本的储户的实际利益。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低于通胀水平,意味着钱的实际价值会有很大贬损。居民的资产选择可能会出现较大波动。他认为,从此角度讲,如果承认通胀压力存在,加息可能是未来选择。至于加息幅度和强度,是否应该连续的或大幅度加息,要视未来物价水平的实际变动情况而定。“我现在能够判断一个趋势是上涨,但至于说上涨多快,我很难预测。关于加息的评论和幅度,这个很难确定。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