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小幅上涨
人民币兑美元12月1日中间价为人民币6.6786元,较11月30日(6.6762)小幅上涨24个点,表明人民币在短线的进一步回调之势仍在延续。
中国人民银行调统司司长盛松成发表在中国《金融时报》上的文章中称,当前物价上涨已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应明确宣布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人民币汇率小幅稳步升值有利于平抑物价。盛松成认为,从宏观层面看,人民币汇率小幅稳步升值有利于抑制石油、金属、粮食等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央行的调研显示,今年二次汇改以来外向型企业对汇率波动的接受能力普遍较强,为此他建议继续采用人民币汇率小幅稳步的渐进性升值方式.他认为升值降低了进口企业的成本。同时,由于相近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及其价格的相互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对抑制国内物价的影响将超过进口商品及价格本身。
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官方的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简称CFLP) 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5.2,10月份为54.7,显示中国11月份制造业扩张速度快于10月份。该数据表示,中国短期内可能继续采取紧缩措施以遏制上涨的通货膨胀。此外,11月份的购进价格指数高达73.5,10月为69.9,表明通货膨胀压力继续上升。
另外,财政部30日在香港举行了人民币国债发行仪式,此次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国债总额为80亿元,分别面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发行。机构部分国债已于2010年11月30日上午成功通过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发行,发行额为50亿元人民币,其中20亿元3年期国债,票面利率1%,20亿元5年期国债,票面利率1.8%,以及10亿元10年期国债,票面利率2.48%。总申购金额将近500亿元,约为发行额的10倍。
1日数据方面:晚些时候有英国住房价格指数,英国皇家采购与供应学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抵押贷款申请数据,ADP就业报告,修正后生产力与成本数据,新建设支出数据,供应管理学会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能源情报署油品报告,Fed褐皮书,Fed副主席耶伦、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费舍尔、英央行经济学家Dale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