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早报:加息敏感期已至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上周央行发行总量仅为20亿元,较前一周的60亿元的发行总量继续走低。两周内央票发行总量仅为80亿元,不足年内周平均发行总量938亿的9%。在近期一系列流动性收紧措施的作用下,银行
       上周央行发行总量仅为20亿元,较前一周的60亿元的发行总量继续走低。两周内央票发行总量仅为80亿元,不足年内周平均发行总量938亿的9%。在近期一系列流动性收紧措施的作用下,银行资金面明显收紧,导致央票需求大幅萎缩。央票一级与二级市场利率出现严重的倒持现象,1年期央票二级市场收益率升到2.34%,较一级市场发行利率高出68个基点。央票发行继续走低,导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接近失灵。在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中,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也已达到18%,接近边界极值,因此可操作的空间不大,未来央行可选择的调控手段仅剩汇率与利率。
  PMI数据改善为加息提供支持
  11月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第五个月增长,达到55.2%,高于市场此前预期的54.7%,表明虽然中国经济的景气程度仍在不断提高,经济保持向上增长的总体趋势也没有发生任何改变。经济数据的不断改善,有效得提升了政府对于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同时也为利率调控手段的执行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通胀预期管理提升加息的必要性
  近期以蔬菜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有所回落,前期政府针对消费价格过快增长所采取的调控措施的效果正在逐步显现。但是在国内流动性充裕的背景下,未来通胀水平仍将保持高位。为了控制负利率所引发的通胀预期,加息再所难免。存款准备金的上调虽然能够通过冻结银行信贷资金,起到收紧流动性的作用,但是仍然难以取代加息对价格的直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