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贷回归正常增长水平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和中小企业。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2008年9月爆发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采取比美国更强有力的财政救市政策,货币政策从“从紧”突然转变为“适度宽松”,银行存贷利率全面下调、信贷规模放松、按揭贷款利率过度优惠等。

  在这些政策引导下,2008年11月到2009年12月的14个月里,银行信贷增长了近11万亿,比2006年-2008年的信贷增长总和还多(为10.52万亿元),比2005年之前5年的总和还多。今年预计信贷增长7.5亿元。

  易宪容说,泛滥的流动性不仅推高了资产价格,也推高了整个经济的物价水平,最后传导到农产品时,国内CPI上涨也就成了一种必然。这个问题正受到重视,此外,今年经济形势好于2009年,非常时期的货币政策转向常态是必然,否则要保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不可能的。

  在易宪容看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并非信贷的全面收紧,而是让信贷增长回归到一个正常的增长水平(如1998年-2007年),既要管理好泛滥的流动性,也要以信贷促经济增长,以信贷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及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加强对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及风险管理、弱化系统性风险的累积、保持金融体系稳定,并让物价水平回归到正常水平。一句话,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要让非常时期的非常货币政策回归常态。 ”易宪容说。

  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左大培表示,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求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也传导出一个信号,就是要防止过量信贷流向房地产等领域,事实上,由于流动性过剩并集中流向房地产市场,有纠正资产价格泡沫化风险的用意。如何引导信贷资金更多流向需求很大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早已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左大培说,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社会就业等方面作用越来越大,但在获得信贷支持上往往没有享受到国民待遇,既有政策原因,也有商业银行方面的原因,有必要重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