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十年:人民币或崛起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该组织理事会已批准份额和治理全面改革方案。根据改革后的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将从目前的3.65%上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该组织理事会已批准份额和治理全面改革方案。根据改革后的方案,中国的份额将从目前的3.72%升至6.39%,投票权将从目前的3.65%上升至6.07%,超越德国、法国和英国,仅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IMF在一份声明中说道:“将有超过6%的投票权份额,从代表权过多的国家转移至过少的国家,充满活力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将得到这些份额。”尽管在世行份额和投票权的扩大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这无疑释放出了中国乃至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话语权增强的信号。在经历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国际货币体系未来会走向何处?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用“美元依然主导、欧元面临挑战、人心向往多元”来概括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到2009年底,全球外汇储备里面美元的比例达64%,仅比危机前的66%略微下降一些。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中央银行并没有抛售资产,相反加速购买美元资产,说明美元资产仍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全球68个国家将货币与美元挂钩或者固定,27个国家将货币与欧元挂钩,与危机前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与美元相比,欧元主要有3个软肋:一是没有统一的国债市场;二是欧元区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无法有效的实施危机的救援;三是欧元区资本市场的竞争力难以和纽约、伦敦抗衡。所以向松祚说欧元正在面临着挑战。
向松祚还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目前暗流涌动,最重要的趋势或许是新兴市场国家都想积极推动的区域货币合作。阿联酋中央银行行长公开宣布海湾6国要推出区域货币合作,甚至可能推出第二个“欧元”。马来西亚中央银行行长主张进一步推动东盟各国和东亚三国货币合作,尤其是要加速建立扩大区域储备货币库以保持汇率的稳定。俄罗斯也有推动区域货币的设想。对俄罗斯来说,打造一个新区域货币合作体系并非没有可能性。
未来:美元和欧元仍是国际主要货币
伦敦商学院经济学教授理查德?波兹在今年6月召开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曾表示,欧元在可预期的将来很有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货币。但是欧元没有一个稳健的监管体制。整个欧洲金融体系没有借款人的制度,也没有跨国救济制度。故他断定欧元无法取代美元。他认为美元和欧元将继续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成为主要的货币,“可能几十年以后美元和欧元地位差不多”。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也认为,美元还是最重要、最强势的货币,美元不太可能被欧元替代,至少近期不会。“即使美元在贬值,其实这没什么关系,反正它已经涨了很久了,跌也无所谓,就算贬值也不会撼动它的地位。”他的解释与向松祚和理查德?波兹接近,即欧洲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货币必须要有非常强劲的政府或者经济的支持,欧洲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在赞同美元会依旧保持强势的同时还强调,未来欧元区不仅不会缩小,可能还会基本上按照原有的计划继续扩大。他的理由在于,现在欧元区的危机,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金融市场夸大了,经不住仔细的推敲。他相信,欧元短期内还会对美元和其他货币有所贬值,但是中长期还是应该能够回到比较高的兑换水平。
人民币:风景这边更好
与“跌跌不休”的美元和欧元相比,人民币似乎分外惹人关注。2008年以来,中国已与新加坡、韩国、白俄罗斯、阿根廷等8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规模达到6535亿元。今年6月,人民币重启升值路程。8月,央行宣布允许境外银行参与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9月,央行修订了《国家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家开发机构发行人民币债券所筹集资金可以直接购汇汇出境外使用。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白俄罗斯宣布将人民币列为储备货币,中俄宣布在双边贸易中放弃美元,直接使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这些都让人感觉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正在加速。那么,人民币什么时候能够实现国际化,为国际社会所接受呢?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肯尼思?罗格夫坚信,只要中国经济还能保持良好的增长,在50年或者75年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他对人民币的前景更加乐观。他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种自然的垄断现象,就像美元取代英镑一样,10年或者20年之后,人民币会取代美元,最终成为新的储备货币。他同时也提醒:“重要的是需要制定更加弹性的汇率制度,因为固定的汇率制度会导致金融危机。”
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更是几乎快要把人民币当成救世主了。在他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里,他声称,“只有中国能够发起一项国际合作进程,因为它能够抛出让人民币升值这根胡萝卜。中国已经精心设计出在其国内建立共识的机制。现在它必须更进一步,努力在国际上建立共识。这将为中国带来回报――全球其他国家将因此接受它的崛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领袖之一,无论它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如果它未能承担起领袖责任,全球汇率体系就可能崩溃,进而拖垮全球经济。”
李稻葵也表示,在他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是不可回避、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但是这个历史进程可能需要一定的过程。他认为,经过10到15年的运营,我们应该能够期待人民币逐步成为一个可以和日元、美元、英镑、欧元在国际市场相抗衡的国际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