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蔚:争议中的香港人民币计价IPO
让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中国的下一步计划是什么?很多香港银行家希望是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IPO。香港交易所称人民币计价IPO明年将得到落实。但是在吸引投资者和发行人方面,他们可能面临比预想更大的困难。
允许公司在中国境外通过发行股份来募集人民币将创建一个良性循环。股票的高收益潜力将鼓励更多的外国人持有人民币,进而公司就有可能习惯于以人民币做贸易结算。更多的金融产品会被开发出来,而北京也将一步步完成其梦想,以人民币替换强大的美元。
但是,如果不进行大的变革,以人民币计价的IPO很难吸引发行人。以流动性为例:由于市场对IPO的狂热,5亿元的发行量能够轻易地吸引到500亿的申购金额。但是,在香港,投资者必须在申购时预付他们所申购股份的全部金额,而不仅仅是最终获得的股份的金额。而截止到11月底,香港只有330亿美元的人民币存款,对人民币计价的IPO的需求将严重受制于此。
中国的资金管制是另一个障碍。以人民币计价的IPO对那些无法在境内上市的中国企业,或者那些需要资金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人最有吸引力。然而,人民币回流到中国境内是需要官方批准的,而这一流程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通过为IPO申购建立临时资金池,或放宽对人民币回流的监管,北京或许能够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是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它会这样做。近期中国银行意外地用完了贸易结算配额,而北京并没有采取任何救援措施。决策者们希望人民币国际化,但他们更害怕这个过程被投机行为绑架。
当然,人民币计价IPO的支持者们,包括那些跃跃欲试的承销商和交易所,不会轻易罢休。他们坚称人民币交易不会出现大幅增长,除非在中国境外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也许他们是对的,但是市场上嘈杂的声音越大,北京就越会倾向于保持它自己的步伐。
相关背景: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近日表示明年有望落实以人民币计价的新股在香港上市(IPO)。李建议成立一个临时性的“资金池”,扩大人民币供应量。
中国银行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储蓄在今年前十一个月增加到原来的四倍,达到330亿美元;而以人民币结算金额在6月份到11月份之间累计达到51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