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可理解为中性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12月23日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理解为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篇题为《确保明年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文章中,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12月23日在《人民日报》撰文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可以理解为中性的货币政策。
在这篇题为《确保明年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文章中,汪同三指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可以使货币供给增加逐步与宏观经济增长状况相匹配,避免物价全面上涨;另一方面可以保持适当的货币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他认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宏观调控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明年宏观调控的关键目标。
而当前预防通货膨胀的关键依然是管理好通胀预期。要有效管理流动性,减弱较大规模货币存量对价格水平稳定的影响。他还提到,应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居民日常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保障供给;此外,加强政府对市场价格的有效监管,打击各种扰乱物价稳定的违法行为。
汪同三认为,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得到进一步巩固,正在逐步转入正常增长的轨道。明年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不过,汪同三也指出,从国内看,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等,特别是近来物价上涨压力增大以及部分城市房地产价格过高,使得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汪同三表示,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用于解决结构性失衡问题的。另外,很多已经开工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需要后续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