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战争没有赢家唯有人民币“被升值”
2010年,对于企业来说,上半年和下半年是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上半年,人民币汇率稳定,外围市场购买力提高,可就在出口企业还未来得及充分享受这美好时光的时候。2010年6月,央行重启汇改,之后人民币开始从小幅升值变成快速升值。如果从2010年1月1日算起,截至12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升值2.73%。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长春某出口企业的郭经理早上来到单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查当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但是,往往失望的时候多,高兴的时候少。多数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表示,无论是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国需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保持人民币小幅、稳步、逐步地升值。如果人民币在短期内大幅升值,那么就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2010 经济大视角》系列报道
今日关键词
汇率
焦点
出口企业篇
利润缩水都改签短期合同
今年年初,郭经理怎么也没想到,下半年企业的日子竟然能来个180度大转弯。
长春某出口企业的负责人郭经理简单地算了一下,从2010年9月份开始,人民币的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保守计算的话,该公司的利润已经缩水了3%左右。
2010年10月,郭经理准备了半个多月去参加了广交会。到了广交会之后,市场的形势还是比较乐观,很多国外客商对他的产品很感兴趣。但是,郭经理不担心别的,还是担心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所以只能签订一些短期合约,长期合约一个也没敢碰。郭经理说,在广交会上,很多厂家跟他一样,签短期合同还可以,基本上签长期合同免谈。
专家谈 人民币小幅升值尚可消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金融系副教授张陶伟分析,目前,我国的出口企业还有一大部分加工型的企业,这些出口企业的利润本来就非常有限。而且,目前出口企业已经面临很多方面的压力,比如说劳动力价格上涨、成本上涨等等,现在又要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出口企业可谓是雪上加霜。所以人民币小幅升值尚可消化,如果在短期内快速升值超过5%以上,很多出口企业就将面临倒闭的风险。
热点
人民币升值篇
美发起货币战争施压人民币
2010年6月,人民币重新绑定一揽子货币,然后人民币又开始进入小幅升值通道。
2010年9月20日,美国就开始对人民币升值施压。根据央行公布的汇率显示,9月20日,1美元对人民币6.7110元。9月21日,1美元对人民币6.6997元。9月27日,1美元对人民币6.7098元。
2010年9月29日,美国会众议院以348比79的投票结果通过《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这一做法被认为是近期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升温的体现。这样的做法也使人民币的升值更加升温。9月30日,1美元对人民币6.7011元。十一长假回来的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就跌破了1:6.7。10月8日,1美元对人民币6.6830元。10月11日,1美元对人民币6.6732元。10月13日,1美元对人民币6.6693元。10月14日,1美元对人民币6.6582元。10月15日,1美元对人民币6.6497元。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场由美国发起的货币战争,已经让人民币升值幅度接近1%左右。
专家谈 政治因素高于经济因素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跃生表示,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其政治因素高于经济因素。由于美国中期选举的需要,美国当局将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高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归结到人民币汇率低的原因,奥巴马和美国财长盖特纳都表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而且还有控制汇率的嫌疑。在这样的压力下,人民币兑美元才开始快速升值。
除了政治因素之外,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也有一定的经济原因。王跃生表示,此次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全球通过调整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现在看来这个方法确实延迟了复苏时间,并且根本没有解决根本问题。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已两年,包括开动印钞机大举向市场注资,通过美联储在市场购买两房债券及国债。不过,量化宽松政策收效甚微,美国经济迟迟没有从金融危机的阴影中恢复。在超低利率政策持续失灵的情况下,各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维系到出口的增长上,而汇率成了拉动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唯一的“救命稻草”。
视点
多国自保篇
各国货币竞相贬值
如果说是美国率先对中国发动了货币战争,那么,日本、韩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也难以安于事外。
在美元连连贬值后,其他各国货币为自保,也纷纷贬值,都想在危机中抓住救命的稻草,所以各国主权货币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共同上演了这场跌宕起伏的货币大战。10月5日,日本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0-0.1%。这是日本央行时隔四年多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意在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以及经济下滑。此前的10月4日,韩国企划财政部称最近主要国家围绕汇率问题相继采取实质性措施,这必将导致近期韩国汇率市场大幅波动。而一旦这种情况出现,韩国政府将会介入汇率市场,实施稳定汇率的措施。10月5日,巴西增加针对外国投资者在巴西固定收益投资的金融操作税,税率从2%增加到4%。原本一直在加息的澳大利亚也停止了加息的脚步。
专家谈 各国施压人民币趋势仍存在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重点实验室主任刘煜辉表示,这阶段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受到了美国实行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11月4日,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美元会出现长期的持续疲软从而导致人民币被升值。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个交易日,2010年1月4日,1美元对人民币6.8281元,而在12月23日,1美元对人民币6.6466元,升值幅度高达2.73%,已经接近3%。刘煜辉认为,对于明年的汇率,从目前来看升值的预期较大。汇率战争的烟雾依然没有散去,各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依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