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华:再不加息,明年通胀更难收拾
“一定要加息,至少恢复到实际利率为正。有人反对加息的理由是阻止热钱,这种说法是学习西方经济理论消化不良的人士对政府的误导。”23日,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导报特约评论员冯华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对目前反对加息的经济学家给予炮轰。冯华认为,相对于其他生产资料的价格,当前我国一年期基准利率至少应该在5%左右。目前新兴经济体的基准利率,印度5%以上,俄罗斯10%左右,巴西10%以上。如果说热钱为了套取利息差,这些地区比中国大陆的吸引力大得多。加息不是热钱流入诱因“如果不及时加息,恢复均衡的利率水平,我预测,明年我国全年的通货膨胀率一定会在5%以上徘徊,甚至有可能达到10%。我对此深感忧虑。”冯华说。在他看来,随着CPI屡创新高,最直接的影响是百姓的购买力大幅降低,而老百姓的收入却并没有上涨,导致物价和收入倒挂。第二个影响是资产预期价格上升,导致热钱流入加快 。利率要基本反映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真实价格,当前最有效的宏观调控对策就是加息,恢复正常的均衡利率水平,而不是人为地过分压低利息。
“在高通胀和负利率情况下,穷人缺乏投资渠道和承担风险的能力,被迫把保命的钱存在银行,富人贷款去投资,穷人借钱给富人花,是很不公平的。”冯华表示,在开放条件下,两个经济体都处于稳定的市场均衡利率的时候,一方单独加息会吸引热钱进入。而问题是,我国目前的利率远远低于均衡利率,过低的利率导致投资与消费失衡、房价居高不下、国内资产价格预期上升,这是吸引热钱流入的最主要因素。因此,加息不仅有助于阻挡热钱,还是调结构、抑通胀、保民生的必然选择。地方投资超额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冯华在观察了几个地区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后发现,各个地区“十二五”平均增长速度都在12%以上,都是基于低利率条件下的投资拉动,累计投资远远大于消费。有的地方未来5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超过8万亿元,而消费额累计不到5万亿元。“这根本没有领会中央的精神,也远远超出了本地区的资源环境支撑条件。”因此,只有加息,才能抑制落后产能和低效投资。冯华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犹豫和举棋不定是房地产调控失效和通货膨胀加剧的重要原因。“人人都知道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不要养虎为患,等到事情发展到严重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的时候才出手。”转型是有代价的,中央的精神是“十二五”期间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保持8%左右的增长速度,我们要尽量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现在就应加息,尽快恢复到正常的均衡水平。他同时指出,当前保民生、促消费的另一有效政策是收入指数化,应通过立法建立收入增长机制,保障工薪层、领取退休金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等拿固定收入的人的收入和物价指数同步增长,最大限度减少通货膨胀的不利影响。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