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全球第二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70%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称,中国企业正由被收购方转为资产收购方,并购交易额居全球第二。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70% 黄皮书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
中国社会科学院昨日在京发布2011年《世界经济黄皮书》称,中国企业正由被收购方转为资产收购方,并购交易额居全球第二。

对外投资年均增速超70%

黄皮书指出,中国企业正从以往主要担当资产被收购的角色逐渐变成主要的资产收购方。根据摩根大通的一项统计,在2010年上半年,中国作为收购方的并购交易额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位。目前,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已达400多亿美元,而在2003年这一数字只有28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发展速度已超过70%。 同时,黄皮书指出,尽管中国依然在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但从近年来的统计数据看,伴随着重质量轻数量的外资政策,以往流入外资快速增长状况也已经开始变化。黄皮书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对外直接投资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二者之间的规模逐渐达到相对平衡的阶段。

此外,黄皮书还指出,以能源为主的采掘业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最主要的领域,但更加多元化投资的趋向逐渐明显。中国国内的制造业企业也开始越来越密集地“走出去”,而且它们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引起国际关注。

三石油巨头海外总资产超130亿美元

黄皮书透露,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宝钢、中铝等公司为主的大型国有企业不断在国际市场出手。2010年,这些中国企业在国际采掘业的各种投资活动依然受到瞩目。从2005年初至201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收购海外矿业资产共成交91桩,总价值达319亿美元。

同时,黄皮书指出,中外跨国公司总体实力还存在巨大差距。实际上,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海外资产总和为134.87亿美元,仅相当于英荷壳牌公司海外资产规模的6 .85%。黄皮书提醒中国企业时刻保持海外投资的国家风险防范意识,警惕投资保护主义,增强应对国际竞争的能力。

中国“买什么,什么就涨”

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方面,黄皮书称,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扮演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的作用常常是“买什么,什么就涨”。大豆、铁矿和原油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中中国因素最大的几个品种,也是中国受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影响最大的几个品种。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大豆和铁矿石进口上,都付出了比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价格,黄皮书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还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