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人民币未来将与美元、欧元三足鼎立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在昨日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应对”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美国这一轮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或将引起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但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 &
在昨日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与应对”研讨会上,专家指出,美国这一轮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或将引起新一轮的经济危机,但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机遇。
11月初,美联储宣布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在2011年6月底前增购6000亿美元美国长债。本月初,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又表示,如果有必要的话,美联储购买国债的数量有可能超过原来预定的6000亿美元的规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美国推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深层目的,是转嫁美国的债务风险和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张永军认为,近来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特别是中国近来CPI的上涨即受到了美国此轮货币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美国这一举动,会加剧全球贸易的不平衡,甚至会导致再次发生金融危机。”
虽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加剧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来说却意味着新的机遇。
郑新立认为,现在美元贬值带来的美元国际地位下降,正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良机,“这种良机可以说是百年不遇、千年不遇”。
在已举行的两届金砖四国峰会上,美元是否依然作为默认的全球储备货币一直是峰会上讨论的焦点之一。报道称,到2020年,金砖四国将作为一个整体在GDP上赶超美国,并且他们一直主张放弃将美元作为默认全球储备货币。
“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趋势。我相信,未来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将是美元、欧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货币体系,三种货币互相竞争又互相制衡,哪一种货币走下坡路,大家都抛售;哪一种货币比较上升,大家都争购。”郑新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