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首破6.60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攀升131个基点,且一举升破6.60关口至6.5997,再次创下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此前连续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已达221个基点,至此短短三个交易日,该中间价大

昨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再次攀升131个基点,且一举升破6.60关口至6.5997,再次创下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新高。此前连续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累计升值幅度已达221个基点,至此短短三个交易日,该中间价大幅飙升352个基点,并连破6.62、6.61和6.60三大整数关口。

即期市场人民币不升反降

受中间价再创新高消息提振,昨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市场大幅高开68个基点,盘中最高触摸6.5931,较2010年12月31日盘中创下的6.5896仅有35个基点的差距。

眼看即期市场就将冲破昔日历史高点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然掉头向下,且貌似一笔大额美元买单硬生生将汇率拉起,在历经两度拉升后,截至昨日收盘,人民币对美元报6.6046,较前一交易日收盘6.6038贬值8个基点。

即期市场与中间价反其道而行之,此举或多或少有点出乎业内意料。据业内交易员透露,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之所以逆转,主要是盘中出现了一些大额的美元买盘,从而令人民币对美元价格有所下行。

“市场普遍预计胡锦涛主席访美前夕人民币将会大幅升值,但同时也有部分客户借美元下跌之机逢低买进美元。”一位市场分析人士对此指出,“日内交易由各方供求关系决定,人民币对美元即期市场贬值也不足为怪。”

值得一提的是,在1月12日至1月14日三个交易日人民币大幅升值期间同时,美元指数也由81.14跌至80.02,累计跌幅达1.38%,尤其是1月13日,美元指数单日跌幅达1%,创下自2010年12月3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升值步伐料不会异常迅猛

值得一提的是,即期市场在根据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来揣摩中国央行在人民币汇率上的立场的同时,央行在确定中间价时也会参照前一交易日即期市场的表现,这就给1月14日也即今日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产生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不排除中间价被小幅调低的可能。

商报记者注意到,尽管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破6.6000的心理支撑位可能预示中国央行将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但绝大多数人士都表示,预计近期人民币的升值步伐不会异常迅速。

“胡锦涛主席访美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可能不会持续设在纪录低点。”昨日有不愿具名的券商研究人士对商报记者表示,“毕竟人民币汇率目前尚未实现市场化,且管理层早就已表示希望人民币双向波动。”

该人士甚至预言,不排除在胡锦涛访美期间甚至访美前夕的两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就将小幅回落,“中国起码是泱泱大国,也不能每次都以大幅升值向其他国家示好。”

据悉,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至1月21日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将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美国白宫日前也已证实,美国总统奥巴马届时将会就贸易问题施压中方,并将会提到人民币议题。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昨日更是直言对人民币升值幅度不满,“中国仍然紧紧把握其汇率水平,限制资本进出中国,这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而言都不是一种站得住脚的政策。”

盖特纳还不失时机地强调,中美经济关系的重点关注领域在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如此看来,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针对人民币汇率问题,中美双方又将经历一番博弈。

人民币长期升值趋势不变

不过,尽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会有小幅回落,但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升值态势已不可避免。高盛日前预计,人民币对美元今年年底前将升至6.23,较其之前预期的6.29大幅调高了600个基点。

高盛称,对人民币对美元调整基本保持了原来的观点,即中国政府今年将允许人民币升值大约6%,而不是12个月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所预期的约2.8%。尽管高盛承认,中国政府倾向于利用回笼流动性、加息、信贷控制、财政激励、投资政策等国内政策工具来抑制通货膨胀,但该行认为人民币升值在收紧货币条件方面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美国投资大师罗杰斯本周三在做投资报告时更是力挺人民币,称鉴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前景,人民币为当今世界上最安全的货币之一,未来几年,人民币将呈现升值趋势,目前阶段可大胆买入,长线持有。

罗杰斯在去年12月曾表示,人民币是目前最具吸引力的币种,预计中国或将允许人民币在2013年实现完全的自由兑换。

与此同时,罗杰斯长期看淡美元走势。他在周三的讲话中指出,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美元的长期弱势,而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将进一步导致美元走软。

渣打银行近日发布研究报告称,机构投资人对于美国政府保值美元的意愿和能力产生质疑,由此开始积极寻找新的国际储备货币,到2030年之前最有可能出现的情景,就是“多重储备货币”,而人民币将成为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