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强势反对 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升级版”难产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1月17日,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就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调整方案进行了讨论。与会各方针对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规模、拓宽基金用途以及降低援助贷款利率等具体问题分歧严重,在18日的议程内火速打造一份“升级版”稳定机
1月17日,欧元区财政部长会议就欧洲金融稳定机制调整方案进行了讨论。与会各方针对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基金规模、拓宽基金用途以及降低援助贷款利率等具体问题分歧严重,在18日的议程内火速打造一份“升级版”稳定机制的希望渺茫。为此,欧元集团主席容克18日再度呼吁,为尽早终结欧债危机的蔓延,欧元区应加速拟定“综合应对计划”。
稳定基金规模难扩大
2010年5月初,为向可能陷入债务危机的成员国提供援助,欧盟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推出了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欧洲金融稳定机制,其中,4400亿欧元的资金由欧元区成员国提供担保的欧洲金融稳定基金筹集。由于该基金通过在市场上发债的方式融资,为确保其所发债券的“AAA”级别,需留存相当一部分资金作为储备。据悉,规模为4400亿欧元的稳定基金实际可使用的有效资金仅2000亿至3000亿欧元左右。
在规模分别为1100亿欧元和850亿欧元的援助希腊和爱尔兰计划中,大部分资金来源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分析人士担心,假如葡萄牙或西班牙陆续申请援助贷款,该救助基金行将枯竭,届时市场对欧元区的信心必然崩盘。
为此,欧盟委员会呼吁,应尽早扩大稳定基金规模,将基金中可有效使用的资金部分至少上调至4400亿欧元。
然而此次会议上,这一提议遭到了欧元区核心成员国德国的坚决反对。德国财政部长沃尔夫(博客)冈·朔伊布勒表示,欧元区决策者不应作出草率决定,短期内完全没有必要采取行动调整稳定机制。他明确指出,本次欧元财长会议对此不会取得任何实际性成果。
本次财长会议讨论的另一项建议是,由欧元区包括德国、法国在内的拥有“AAA”主权信用评级的成员国优先为稳定基金提供担保,其他核心成员国承担次要担保责任。不过,假如作出这项调整,将对德法等国造成较大影响,加大欧元区核心成员国面临的负担和风险。分析人士认为,德法等国也将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拓宽稳定基金用途存疑
除扩大稳定基金规模外,欧元财长会议还讨论了其他提高欧洲金融稳定工具借贷能力的方案,其中包括利用稳定基金从二级市场购买成员国国债。
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将缓解市场对欧元区的紧张情绪,并大大减轻欧洲央行购买国债的负担。
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欧菲尼德斯17日表示,若授权稳定基金购买成员国国债,欧洲央行也许能够停止目前仍在进行的国债购买行动。自欧洲央行于 2010年启动债券购买计划起,该行内部以德国央行行长韦伯为首的高层对此一直表示强烈反对,担心欧洲央行的紧急措施将加大欧元区的通货膨胀风险。
2010年12月,欧元区通胀率达2.2%,两年来首次突破了欧洲央行所设2%的通胀目标上限。
对于使用稳定基金购买国债的计划,德国仍率先表示反对,认为欧元区决策者不可“鲁莽”行动。德国总理默克尔所属政党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最高财政发言人梅士达表示,应禁止使用稳定基金购买成员国国债,这将引发欧元区政府支出膨胀,进而威胁欧元稳定。
分析人士预计,“升级版”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难产”,将终结欧元汇率近来的涨势,金融市场投机者可能已准备好新一轮的做空欧元举措。包括富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和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在内的分析机构均认为,欧元财长会议第二天的议程仍难以产生实际成果,预计欧元汇率未来走势将继续疲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