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双方致力加强金融体系改革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北京1月21日电当地时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以下“《声明》”)。美方在《声明》中承诺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而中方则保证继续推进汇率机制改革。与此同时,双方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
  北京1月21日电当地时间1月19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发表联合声明(以下“《声明》”)。美方在《声明》中承诺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而中方则保证继续推进汇率机制改革。与此同时,双方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合作。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双方还承诺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将经常账户失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平。中美共同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美方减赤

  美方在《声明》中承诺,“将重点减少中期联邦赤字,确保长期财政可持续性,并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美联储近年来已采取重要步骤增强其传递未来展望和长期目标的清晰度。”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教授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美国赤字不断扩大时,政府会因为偿债而增加货币发行,这样会导致美元在全球贬值,并且使得我国高达2.8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受损失,因此,中国的担心不难理解。

  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开展了资产购买计划,并且出台了8000亿美元的银行救助计划,与此相对应的是,联邦赤字在金融危机后的三年内飙升。

  美国财政赤字除了会使中国外汇储备受损,也会引起中国所持有美国国债的信用风险。

  据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截至去年11月,中国持有美债余额为8956亿美元,仍为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摩根士丹利亚洲非执行主席史蒂芬·罗奇此前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长期来看,在美国政府赤字高企的情况下增持美国国债,并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中方推汇改、促消费

  奥巴马政府上任以来,一直试图将因为美国国内失业率高企而引起的民怨导向中国,美国国内议员们也曾在去年对人民币汇率“低估”不断施压,他们认为是人民币币值的“低估”而导致了美国出口的不振。

  去年6月,央行宣布推进汇改,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已经升值至6.59:1。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中方作出推进汇改和促进国内消费的承诺是为了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转型。“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都在反思,美国消费过度,中国过度依赖于出口,中美两国都需要进行‘再平衡’。”

  赵锡军不同意中方承诺是对美方让步,他表示,中国的承诺是出于自身的考虑,如果承诺不符合中方利益的话,中国也不会作出承诺。谢太峰则认为,中国推进汇改也解决不了外储过多的问题。他认为,从实证角度看,人民币的升值反而造成了外储的激增,因此,小幅渐进升值不是正确的途径。与推进汇改的争议不同,促进国内消费已经在监管层和学界达成共识。

  支持“两房”

  在《声明》中,美方承诺确保“政府支持企业”具有足够资本和能力以履行其财务责任。而中国政府目前持有数千亿美元的“两房”债券,因此,其对相关债券偿付能力的担忧就不难理解。农行战略管理部研究员袁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政府支持企业”就是指“两房”,他表示,目前“两房”有再融资的趋势,而在公司基本面未彻底改变情况下这种融资的风险很大,但如果不融资的话,“两房”也难有起色,美国政府正面临着两难的境地。

  另外,双方还承诺支持为金融服务和跨境证券投资领域营造开放的投资环境,袁江对此表示,上述承诺的理解可以比较宽泛,既有可能涉及到上海国际板的开放,也有可能指对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放开。

  此外,中美双方还同意继续实施前瞻性货币政策并关注其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并承诺深化在金融部门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中美双方认同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应仅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交易中广泛使用的货币。鉴此,美方支持中方逐步推动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努力。

  双方还承诺致力于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并承诺减少过度外部失衡并将经常账户失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