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不言退各国加息忙 新兴市场料持续收紧银根

发布:2012-10-16 编辑:2012-10-16
  在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在 2011年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从目前情况看,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未见退出迹象。市场甚至预期,美国或会出台第三轮量化
  在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短期难言退出的情况下,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将在 2011年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

  从目前情况看,发达经济体宽松货币政策未见退出迹象。市场甚至预期,美国或会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日本或会在公布2010年第四季度经济数据后宣布扩大5万亿日元的金融资产购买计划。与此同时,国际粮食供应偏紧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日渐推高新兴经济体物价水平。尽管新兴经济体纷纷收紧货币政策,但要熄灭通胀之火存在诸多难题。

  通货膨胀压力倍增

  分析人士认为,加息等紧缩政策作为应对通胀的手段,是新兴经济体解决当前问题并防范远期风险的切实举措。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看,新兴经济体已采取的政策不足以控制通胀走高之势,粮食、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不断传导到新兴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当中。

  2010年以来,新兴经济体强劲的基本面为其逐步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奠定基础。而在2011年,泰国、韩国和巴西均上调基准利率,以对抗通胀局势。2010年,上述三国累计加息0.75%、0.5%和2%。韩国甚至宣布了一系列行政手段遏制物价的过快上涨。

  不过,在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粮价的上涨行情下,上述措施仍难抑制通胀态势。数据显示,韩国2010年12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扩至3.5%,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更是触及5.3%的过去20个月来新高。同期,泰国CPI同比上涨3%,涨幅较之前有所扩大,而当月的核心CPI上涨1.4%,是过去21个月来的最大涨幅。巴西2010年CPI同比上涨 5.91%,创6年来新高。俄罗斯2010年通胀率为8.8%,超出预期。

  印度央行将在2011年1月25日宣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计,该行将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以抑制国内通胀局势。该行在2010年累计上调回购利率和反向回购利率1.5%和2%,为亚洲经济体中加息力度最大的。不过,印度通胀率仍居高不下,该国2010年12月的批发物价指数(WPI)同比上涨8.43%。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新兴经济体持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已成为各大国际机构的共识。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沙祖康1月21日在《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解读会上说,尽管2011年全球经济增长可能会更加缓慢,但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复兴强劲,有望为全球经济复兴做出重大贡献。

  世界银行在最新发布的《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中表示,发展中国家2011年和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将分别达6%和6.1%,高于世界经济3.3%和3.6%的平均增速,也高于发达国家的 2.4%和2.7%的经济增速,发展中国家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其中,作为“金砖国家”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在2011年的经济增速将分别达8.7%、4.2%、8.4%、4.4%和3.5%。

  不过,新兴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经济表现存在的巨大差距也意味着经济复苏道路的坎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表示,2011年全球经济将继续以两个速度复苏,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新兴经济体将引领全球经济发展。但对于后者而言,其挑战在于如何控制经济过热和资本大量流入所造成的资产泡沫和本币估值过高问题。

  世界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韩伟森表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出两个不同的周期。前者需要依靠持续的刺激来保持增长,而后者已处于增长的高峰,需要为自身经济降温,以抑制物价上涨。因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面临较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