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融资较快增长 风险防范不容忽视

发布:2012-08-13 08:52 来源: 金融时报
央行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票据融资出现较快增长。上半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6月末票据承兑余额较年初增加1.5万亿

央行日前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票据融资出现较快增长。上半年,企业累计签发商业汇票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期末商业汇票未到期金额8.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6月末票据承兑余额较年初增加1.5万亿元。从行业结构看,企业签发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为70.6%。商业银行和企业对参与票据融资的积极性均有所上升。

票据融资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作为企业产供销活动的有效金融工具,商业汇票自诞生以来,就为实体经济提供信用和融资支持。特别是近年来,为落实国家应对金融危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以下简称“集合票据”)的推出,迈出了金融创新支持中小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票据作为一种债务融资方式,解决了中小企业难以单独发债并取得投资者信任的难题,开辟了高额度、低成本、无抵押的融资新通道。一是最大限度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实现供需对接。二是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商业银行一至三年期贷款利率达到了6.15%,而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一般上浮30%左右,相比之下,集合票据发行利率大多在5~8%,而且政府在集合票据业务发展初期提供定向补贴,更是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三是企业联合信用等级的提高克服了银行信贷对抵押担保的要求,提高了单个企业的贷款额度,发挥了“1+1>2”的融资规模效应。因此,成为金融定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工具。

日前,在上海浦东举行的“2012年中国新兴金融发展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表示,票据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货币市场中参与主体最多、实体企业参与程度最高、签发量最大、利率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子市场,在货币市场中有着特殊地位,其功能、地位和意义不容忽视。

案件多发风险不容忽视一家年销售额仅几十万元的小公司,每年经手的违法票据买卖或高达数亿元,直到其中1.4亿元的票据被别人骗走才东窗事发。这是前不久山西忻州爆出的票据大案。

一般而言,票据业务的风险度是较低的。但我国信用基础薄弱、商业信用基本依赖银行信用,因此,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违约风险、操作风险等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商业银行票据业务的经营过程。这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随着我国银行票据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商业银行票据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多样化。

由于票据业务兼有结算工具、银行负债、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等多重角色,注定了其功能容易随着宏观情势的变迁而变异。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和经营业绩的压力下,十分热衷于挖掘票据背后的金融功能。一笔票据业务的签发,往往带来存贷款两个方面的业绩增长,还可以有费用收入。在漂亮的业绩统计数字诱惑下,银行就有可能放松对企业资信的审查,甚至忽视真实的贸易背景。加之我国银行票据业务分散,各个银行自成体系,对票据业务的争夺也引发了银行不理性的竞争。

特别是近年来票据中介盛行,许多所谓的票据中介公司,非法从事没有真实贸易的融资性票据流转业务。他们将各种渠道低价收购的票据安到一个“有名无实”的空壳企业头上,伪造贸易合同,开具虚假发票,制造出相互贸易的假象,并由此引发了不少票据案件。

根据我国《票据法》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票据的转让流通需要有真实贸易背景,民间票据中介公司如果是以自有资金参与票据交易,就需要满足“真实交易”原则,否则就是非法的。

事实上,这种通过非法手段买卖承兑汇票并通过转出、贴现等方式牟取利差,并逐渐形成非法的地下承兑汇票交易市场已经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特别是一些突发的票据案件极易对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造成冲击。

防范票据风险重在内控

有望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前沿阵地的票据业务,只有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才能逐步完善市场服务体系、稳步开展业务,为银行经营和市场资源配置发挥应有的贡献。

有业内专家表示,控制票据业务风险,需要融合外部监管和内部监管,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控制机制。监管部门制定相应监管目标和考核指标,督促银行按照目标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同时银行内部监管应以合规合法监管为基础,实现内外双重监管。同时在认清银行票据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灵活适时制定、修改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

其次,商业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内控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应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和业绩观,加强对承兑及贴现业务调查、审查和跟踪检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业务,遵守道德规范,坚持合规经营,银行应重视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易发点和风险管理,有针对性的防范信用风险和完善银行票据业务风险内控制度。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及贴现业务必须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严禁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应加强银行票据风险管理和检查,在遵循相关票据法律法规基础上,对相关业务的操作流程明细化,规范银行票据业务环节的各种行为,加强事前检查和事后控制。

另外,就是要加速商业银行转型。“一方面,建立科学的存款增长考核机制,将保证金存款与储蓄存款、对公存款分开统计、分开考核、区别对待,从而抑制银行签发银票的冲动;另一方面,银行应创新经营理念,寻求更有投资收益的业务产品,改变主要业务过分集中于粗放型存贷业务的现状。”上述专家强调。